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5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设计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空间大小的概念,知道“体积”的含义,能简单的判断体积的大小。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用合适的体积单位描述物体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 点 知道“体积”的含义,能简单的判断体积的大小。难 点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用合适的体积单位描述物体的大小。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内容前已经学习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式,已经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跨越,本课时让学生实现由面到体的跨越,同时由于前一课时强调表面积,学生容易在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混淆,需要强调。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讲呢?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能意识到这个小故事中蕴含的知识,但是不是特别清楚其中的原理)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任务一:知道“体积”的含义,能简单的判断体积的大小【设计意图: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通过从学生身边寻找实物比较所占空间的大小,如学生倍感熟悉亲切的洗衣机、碟机和手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描述,如“洗衣机所占的空间比手机所占的空间大”,顺势揭示体积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洗衣机的体积比手机大。】新知探究—习“方法”观察这组图片想一想,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提出问题:说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水面就升高了呢?揭示: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一)教学“体积”的含义1、实验演示(1)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空杯子,将其中一杯装满水;(2)取一块小石头放进空杯子里,将第一杯中的水倒进这个杯子里。观察实验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汇报:第一个杯子中剩下一部分水,第二个杯子是满的。换一个大一点的石块,再实验一次?仔细观察这次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变化并试着解释原因。汇报:第一个杯子中的水剩的多一些。(第二次放入的石块大一些)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有大有小。2.出示洗衣机和影碟机、手机,问:谁占的空间大?汇报:洗衣机占得空间最大,手机占得空间最小。小结并揭示体积的意义: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三个物体中,洗衣机的体积最大,手机的体积最小。学习任务二: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大小相近的长方体的体积引发认知冲突,先分成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再分成大小相同的正方体,从不统一到统一,让学生深刻体会要想清楚地表示物体体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而操作性的体验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对像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这样的规定性知识虽然不需要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但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活动方式(如说一说、估一估、比一比、围一围、站一站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它们的大小。借助直观教具演示和模型观察,采用语言描述、举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通过举例,将“体积单位”与“实物大小”建立联系。】1.(出示两个长方体)师:观察这两个长方体,谁的体积大?怎么办呢?2.引导学生将两个长方体都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进行比较。小正方体个数:5×3×4=60(个) 小正方体个数:7×3×3=63(个)通过数一数,发现右边的长方体含小正方体的数量更多,所以右边的长方体体积更大。可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大小,要用统一体积单位来测量。比较长度时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比较面积时有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比较体积时也有统一的体积单位,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3.认识体积单位(1)认识1立方厘米出示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把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握在手心什么感觉?摸一摸,仔细地看一看,记住1立方厘米的大小。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用立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学生距离:1立方厘米的大小和手指盖,色子和玻璃球大小差不多。(2)认识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粉笔盒)问:如果要计量这个粉笔盒的体积,用立方厘米合适吗?1立方分米有多大呢?在你们的桌子上,另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还能把它握在手心吗?它与1立方厘米相比,体积有什么变化?用双手握一握感受一下它的大小,再用手比划比划,记住1立方分米的大小。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用立方分米比较合适?(3)认识立方米如果想要度量咱们教室的体积,用立方分米做单位合适吗?那该怎么办?1立方米应该是多大的一个正方体呢?想象一下它的大小。出示1立方米的框架,请一位同学测量它的棱长。小组同学合作比划1立方米的大小。估计并验证1立方米可以容纳多少个同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用立方米比较合适?一个洗衣机的包装箱,接近1m ,实际比1m 要小一些。小结:同学们,只要你留心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生活中常用的体积单位。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一个物体里有几个1cm3(或1dm3或1m3),它的体积就是几1cm3(或1dm3或1m3)。4.做一做:1. 1 cm、1 cm2、1 cm3分别是什么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2. 下面是用棱长 1 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知道“体积”的含义,能简单的判断体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用合适的体积单位描述物体的大小。坚持当堂训练,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对所学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形成概念体系。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知识结构。】达标练习---活“应用”课堂练习1.下面哪堆物品的体积大?为什么?2.下面各图分别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哪个图形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在横线上标注出来。二、学以致用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橡皮的体积约 影碟机的体积约 集装箱的体积约是10 是5 是404. 填一填。(1)物体所占( )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常用的单位有( )、( )和( ),用字母表示是( )、( )和( )。(2)棱长是(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cm3;棱长是(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dm3 ;棱长是(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m3 。5.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①一个操场的面积约1300( )。②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1( )。③小明身高约124( )。④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3( )。⑤牙膏盒的体积约120( )。⑥一根跳绳约长2( )。三、拓展提升6. 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为 1 cm 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分别写出它们的体积。数学文化:统一度量衡秦国统一了度量衡后,让秦国各地在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上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给当时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作业设计】作业布置---拓“延伸”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观察实验 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测量体积单位 1立方分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想像估算 1立方米 ()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验证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