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课 题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第 三 单 元 第 1 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 课 教 师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所求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2. 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答一些"求剩余""求两数之和"以及"求两数之差”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实践并体验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掌握这一策略的基本特点和运用过程。核心素养 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1.激趣引入:在植树,对说:“,我种的树是你的3倍。”回道:“,我们一共种了24棵树呢!”你知道他们各种了几棵树吗? 2.交流:“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帮忙解决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1. 课件出示例1情境。 例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任务一:理解“最多” 根据经验,求剩下的钱依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要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组织交流形成板书设计,借助板书有条理地表述分析过程。这样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解题思路的同时体会从问题出发分析和思考的过程。而设计的框图板书则能将上述解题思路与解题策略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也就便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表达。】 (1).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2).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讨论交流后计算,汇报时教师进行板书。 (3).小结: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4).提问: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让学生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怎样才能最多,再指名汇报。 (5).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6).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7).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8).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9).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1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任务二:理解“最少” 理解"最少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的?要求"最少找回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设计意图:策略是隐含在具体分析和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方向的确定和思维程序的安排。让学生对类似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感受策略应用的特点,丰富策略应用的体验。同时,伴随比较过程的主动反思,则不仅能使本节课所学习的策略得以进一步明确,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2.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1).怎样买才能最少找回? 学生讨论交流:花的最多找回的才能最少。 (2).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3).学生汇报交流。 付出的钱是100元,可以先算购买3顶价格最高的帽子用去的钱。 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用去的钱,可求出最少找回多少元。 (4)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24×3=72(元) 100-72=28(元) (5).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①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②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3. 易错警示: (1). 要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基本过程,即:先找出与所求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是否已知来确定下一步的思考方向,最终在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2).对题目呈现条件和问题,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实际问题的多样性,锻炼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掌握认识多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 篮球的几倍? (二)学以致用 2. 李庄小学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三)能力拓展 3. 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4.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白地砖。 (四)生活数学 1.(2022下 江苏盐城 三年级统考期末)看图解答。 2.(2023下 江苏南京 三年级校考期末)小林的奶奶在超市买了一些苹果和一袋饼干。到家后,爷爷问:“苹果有多重?”奶奶记不清了。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帮奶奶算一算这些苹果有多重吗? 四、作业布置—拓“延伸” 1. 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 2. 完成《分层作业》 3.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板书 设计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24×3=72(元) 100-72=28(元) 总结: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先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教学 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要从具体情境中分析,并且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练习,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且思考过程不分好坏,都是有价值的,所以对学生要应多多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