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2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2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资源简介

19.2 一次函数
19.2.2 一次函数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内容 第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通过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感悟数学眼光在观察生活变化中的优越性.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通过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发展运算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力,能够探究实际生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通过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学生学会有意识的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生活中事物发展的性质、关系和规律.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与正比例图象之间的关系. 2.灵活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诀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两点法画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图象说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运用性质、图象及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函数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一、问题回顾,导入新知 教师叙述:从解析式上看,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相差什么 如果体现在图象和性质上,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师生活动:学上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学习正比例函数时的探究方向. 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针对函数 y = kx + b,要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图象 探究1 画出函数 y = 2x - 3 与 y = 2x 的图象, 并比较两个函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 画一次函数 y = 2x - 3 的图象. (2) 画正比例函数 y = 2x 的图象.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对于画一次函数又困难的同学,提示依旧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式. 观察与思考 (一)比较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并且倾斜程度 . (2)函数 y1= 2x 的图象经过 ,函数 y2= 2x - 3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1= 2x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答题并完成填空.题(2)中的问题可以选学生回答. (二)比较函数 y = 2x - 3 与 y = 2x 的解析式. 师生活动:提示学生观察y的差值,选一名学生回答他的发现.教师完成总结. 总结发现: 反映在图象上:不论横坐标是几,这两个函数图象的纵坐标总差同一个值 -3,即一个函数的图象总比另一个函数图象低出同一高度. 即直线 y = 2x 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就得到 y = 2x - 3 的图象,因此,函数 y = 2x - 3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且倾斜程度相同. 练习1.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画一次函数 y = - 6x 与 y = - 6x + 5 的图象. (2) 一次函数 y = - 6x + 5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可以看作由直线y = - 6x 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 - 6x + 5 与 y = - 6x 的位置关系是 .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作图后,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请两位学生汇报答案,其他同学判断正误. 总结归纳: 你知道一次函数 y = kx+b (k ≠ 0) 的图象是什么形状了吗 它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① 一次函数 y = kx+b (k ≠ 0)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 y = kx+b (k ≠ 0). ②直线 y = kx y = kx+b (注:b>0 时,向上平移;b<0 时,向下平移.) 探究2 怎么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更简便呢 师生活动:教师适时提示一次函数图象也是直线,也可以使用两点法作图.再让学生思考取哪两点比较简便.教师完成总结: 对于一次函数 y = kx + b (k ≠ 0)来说,必定与 x 轴和 y 轴形成交点,所以一般采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知识点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合作探究 画出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1)y = x + 1;  (2)y = 3x + 1; (3)y = -x + 1; (4)y = -3x + 1. 思考1:仿照正比例函数的做法,你能看出当 k 的符号变化时,函数的增减性怎样变化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图并观察直线的变化趋势. 教师选两名同学答题,顺势完成总结: k>0 时,直线从左向右上升,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k<0 时,直线从左向右下降,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思考2: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判断 k,b 的正负,并说出直线经过的象限: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共同回答. 总结归纳 当 k>0 时,直线 y = kx+b 由左到右逐渐上升,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① b>0 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② b<0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 k<0 时,直线 y = kx+b 由左到右逐渐下降,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① b>0 时,直线经过第 一、二、四象限; ② b<0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 一次函数 y = x - 2 的大致图象为(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 ) A. y = - 2x B. y = - 2x + 1 C. y = x - 2 D. y = - x - 2 3.直线 y = 2x - 3 与 x 轴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_;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第__________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________. 4. 若直线y = kx + 2与y = 3x - 1平行,则k = . 5.点 A(-1,y1),B(3,y2) 是直线 y = kx + b(k<0)上的两点,则 y1 - y2 0(填“>”或“<”). 设计意图:思考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对比,让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探究方法,从而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提升课堂参与感.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填空类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一次函数作图方法和对图象性质的理解.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总结能跟你,体会一次函数图象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巩固一次函数函数的作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 设计意图: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掌握.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的掌握.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掌握. 设计意图:题4、5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掌握,以及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未知数取值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在一次函数 y = kx + b 中, 当 k > 0 时,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 k < 0 时,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减小.
课后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活动设计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画函数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二是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三是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符号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给学生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提供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和题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