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长(正)方体的特征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课标要求 课标摘录: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课标解读: 能够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观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丰富学生直观表象,建立空间观念。教材分析 纵向分析: 关于认识图形,本节课承上启下,让学生慢慢抽象化,形成几何概念。 横向分析: 相似点:各个版本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可以观察的实物进行感知学习。 不同点: 青岛版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触摸、感知学习。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是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触摸到的实际物体让学生进行感知学习。 苏教版是通过搭积木的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教学启示: 选取接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感兴趣。注重小组的合作以及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五年级学生通过前期对图形的认识学习,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对图形有初步的的抽象化认识和几何概念的理解。 学困点: 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掌握仍是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对位置,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理解) 知识: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其特征,认识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技能:在观察、操作、体验和交流中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学会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归纳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理解: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评价设计 教学活动 预设问题及补救环节1: 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回顾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几何图形?拿出准备好的方型物体,指出物体的形状是立体图形的,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看看有哪些收获。环节2: 目标2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观察实物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2.解决问题;长方体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学生演示)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课件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 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课件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课件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3.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①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②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2)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3)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4.解决问题;正方体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 (2)观察并交流: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全班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 面棱顶点正方体4.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下表。 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课件显示) 长方体 正方体 部分同学不能完整表述长方体的特征,可以小组交流合作。环节3: 目标2.3 三、测试题 1.填空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题:(出示课件) 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最后进行全班性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避免思维定式,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作业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其定点、面、棱和长、宽、高。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面 棱 顶点 长 宽 高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前期的图形学习经验,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切实感受图形的特征,再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加深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进一步培养其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后期面积体积的学习打基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预习单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相对应的面形状、大小()。长方体有()条棱,相对应的()条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个顶点。请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所有的面都()。正方体有()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你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单任务一:填一填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 )图形,它有()条棱,()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自我评价:任务二:说一说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自我评价:任务三:比一比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探索其关系。面 棱 顶点长方体正方体结论: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 )。自我评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业单标出下面立体图形的长、宽、高和面、棱、顶点。填一填(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2)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3)两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3.判断(1)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2)两个正方体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体。( )4.画一画请你试着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