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三单元 单元挑战 探究密码安全问题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 1 第三单元的单元挑战。“探究密码安全问题”立足于从简单问题出发, 研究密码安全问题, 分析计算机破解密码之“谜”,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发现并掌握密码安全之匙。信息安全无论对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设置安全级别高的密码。那么,怎样的密码设置才是安全的? 大多数学生可能都有类似的困惑。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之后, 学生已具备了解决困惑需要的本领和技能, 并且, 这样的内容对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2.课时学情分析在学习完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后, 学生由于编程体验少, 对此会缺乏兴趣。本课除了沿用教材中实物密码锁的案例,对此进行升级,让学生真正体验用程序来解密 word 文档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将算法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并从此意识密码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体会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性, 在学习中乐于尝试, 主动思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3.课时学习重点理解枚举法的含义,设计枚举法并实现“三位数字密码 ”破译的程序设计。4. 课时学习难点设计枚举法并实现“三位数字密码 ”破译的程序。5. 开放性学习环境机房外网开放, 学生查阅密码安全相关资源。6. 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密码的暴力破解——枚举法,了解枚举法实现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意识】(2)设计枚举法的算法, 编程实现“三位数字密码锁”的密码破解。【计算思维】1(3)通过相关资源查阅,探究密码安全问题,总结密码设置策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7.课时教学过程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情境导入 大家看到老师手里的这个小盒子 吗?同学们是不是也有一个这样的秘密 小宝箱,配上一把密码锁呢?可老师把 密码忘记了,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有没 有办法帮老师打开?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个人穿 戴设备的数据应用,为校园的安全健康 管理提供助力。在当今天的信息社会生 活中,我们有大量的个人数据和信息存 储在互联网这个共享平台上,各种信息 系统个人账户使用的最直接的保护就是 个人密码的使用。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 场景在使用密码, 我们的密码够安全 吗?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黑客”的身 份,看看能否破解密码。 观看 思考 填写学案密 码使用场景 提出各种方 案。 通过打不开 的密码锁吸 引 学 生 注 意,引导学 生思考。概念学习 播放摩斯电码音频,引导学生阅读 材料,理解密码的含义。 体验猜数游戏(真人版和程序版), 分析猜数游戏代码的原理。引导学生理 解枚举法。 阅读材料, 回答密码含 义。 两位同学体 验 猜 数 游 戏,全体同 学在计算机 上体验猜数 游戏。 补全代码和 流程图。 了解什么是 密码,从游 戏中总结暴 力枚举解密 的过程。2探究活动 (三位数 字密码” 的破解) 提出任务:下面学生内容的阅读材 料文档被加了密码, 我们无法打开文档。 怎么办? 1、分析枚举法破解三位数字密码算法, 并绘制流程图。 小组成员探 究枚举法解 密,补全代 码 和 流 程 图,破译文 档密码,打 开文档阅读 密码安全相 关材料。 探讨枚举法 的应用。 设置问题, 阻碍学生打 开文档,激 发学生的求 知欲,通过 完成成破解 程序学习掌 握枚举法。;2、用 python 语言实现 word 文档密码破 解程序并测试。 3、引导学生思考生生活枚举法的应用及 特征。探究活动 (个人密 码安全讨 论) 通过视频和 2021 常用密码排名统 计,发现生活使用密码的一些烦恼和安 全问题。 引导学生计算不同的 6 位密码的枚 举破译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我们常见的不安全的密码设置习惯 2、密码设置策略 3、新型密码的形式和安全 交流分享使 用过的密码 口令,讨论 其安全性。 计算枚举破 译 6 位密码 时间。 总结不安全 的密码设置 习惯, 学生通过对 自己亲身经 验,计算进 行思考,总 结,认识密 码安全的重 要性,主动 探究提升密 码安全性的 方法,思考 各种新型密 码 的 安 全4提出自己的 密码设置策 略。 讨论新型密 码。 性。课后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新型密码,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原理,形成报告进 行交流。 课后完成任 务。 了解科技发 展的最新信 息,让学生 多 亲 近 科 学,体验科 学, 热爱科 学。小结评价 老师给出一些安全提示。 密码是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的钥匙。 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好好 设计一下密码,保障网上银行安全、网 上信息安全、网上交易安全,遵循上面 介绍的个人密码安全策略,可以较为有 效地提高用户个人密码的安全性,防止 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受威胁和攻击。 回顾本课所有, 引导学生评价。 完成学案。 了解学生本 节课的学习 情况,以便 完善教学设 计。8.反思性教学改进本课是单元挑战,即是程序设计学习后的一次实践应用, 更是在信息社会中, 对信息安全的一次重要探究。程序设计的学习是为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在本课 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真正的算法——“枚举法”,在教学环节中用破解密码这一典 型情境, 逐步了解什么是枚举, 什么时候用枚举,怎么实现枚举三步,从而达成学习目标。讨论分享密码的设置策略时,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解密程序中由于学生对 python 库函数不熟悉,以及首次接触对文件操作的代 码,给学生实现的程序增加了一些难度。通过半成品程序的提供,以及破译密码本 身对学生的吸引力, 以及适时的鼓励, 学生愿意大胆尝试,突破难点,从而增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案中通过学生对流程图和程序的补全,用于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还不够全面, 后期应思考更有效有层次的评价显现。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