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第三单元 算法和程序设计项目七 校园安全定位1.课时教材分析本活动作为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是整个大单元活动“穿戴设备助力校园健康 安全”中的一个子项目“设计简单数值数据算法”,针对算法这一概念开展深入 学习, 同时也作为今后学习编程的知识铺垫和技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以培养 信息素养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载体, 以任务驱动为途径,开展自主、协作、探 究学习, 要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 理解算法的概念, 掌握算法的特征, 并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核心概念为: 选择结构算法和循环结构算法是本单元的重点,为前面课时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2.课时学情分析本活动针对高一学生设计,绝大多数学生对算法、程序的概念既熟悉又陌生。 他们在很多场合都接触过这些名词,在数学教材书已经有对流程图及基本结构介 绍。本节课我采取了以教学分层、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 从生活实例 出发, 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厘清算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并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3.课时学习重点1、 实现选择结构语句。2、 for 循环语句执行流程和 range ()函数的使用。4. 课时学习难点理解累加器原理并使用累加器和 for 循环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5.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掌握不同选结构的特征, 理解 for 循环语句、结构和 range ()函数的使用方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2)通过问题分析,结合课堂和生活所学, 设计并实现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算法解决问题;【信息意识】【计算思维】(3)增强算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6.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 导入 展示智能手表。随着科技 的发展我们的手表除了 可以打电话的功能, 还有 哪些功能呢?其中有一 个功能就是定位, 这为我 们校园管理带来很大的 便利。 观察,思考 回答问题:智能手表的功 能 智能手表是学生 比较熟悉的电子产 品,吸引学生的学 习兴趣。通过智能 手表定位功能,从 而引出项目主题校 园安全管理。体验活 动:学生 定位散点 图 运行程序活动1,通过键 盘输入自己坐标位置, 并 展示散点图。 运行活动 1 小程序,通过 键盘输入生成坐标位置, 查看散点图的学生位置。 直 观 感 受 和 体 验 “校园定位”功能。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概念 学习 for循环语句的格式 程序执行流程。 range()函数的功能 观察学习 学习 for 循环语句 和 range()函数, 帮 助学生为后面解决 问题做铺垫。探究活动 1: 设计并实 现循环结 构算法。 让学生修改代码, 输入10 位同学的坐标位置, 并回 答问题。 修改代码,并输入十位同 学的坐标位置, 思考代码 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重 复 的 代 码 很 多 冗 余,从而引出有规 律和重复的问题可 以使用循环语句来 实现。展示for循环语句语句的 流 程 图 和 格 式 , 以 及 range()函数。并举例来 说明for语句的使用。 修改代码,用 for 循环语 句来输入十个同学的坐标 位置 感受 for 循环语句 的神奇之处,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使 用方法。概念 学习 引 导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实现选择 结构 的语 观看教材 103-105 页相关 知识点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 能够快速大致了解 分支结构的区别和 格式。也对关系运句: 关 系运算符和逻辑 运算符。 累加 器 的原理和公 式 算和逻辑运算有了 一些认识,然后老 师再重点强调疑难 点。探究活动 2: 设计实现 选择结构 提出问题: 统计进入红色区域学生 总人数。 自主学习课本中的选择结 构然后 分析问题: 该问题的要选择哪种选择 结构? 该问题的判断条件是什 么? 完成项目活动记录表中任 务一。 打开活动 2.1,完善小程 序。 通 过 这 样 情 境 活 动,帮助学生理解 和使用 if 语句解决 问题。提出问题: 如果不在红色区域设备 输出“绿灯” 自主学习 if else 双分支 结构,并尝试修改代码。 打开活动 2.3 完善小程 序。 学生已经掌握 if 单 分支的使用,双分 支就很容易理解, 因此让学生自己去 思考编写程序。提出问题: 红色域聚集过多(大于4 人) ,则会提示红色警报 否则提示绿灯正常 观察累加器的动画, 总结 累加器的公式。 打开活动 2.2 完善小程序 体会累加器和 for 循结合以及选择结 构语句的结构,解 决实际问题。能力 提升 参考教材“计算圆周率程 序” 和if多分支语句。输 出100个随机坐标位置, 红色方框内(0.4课堂 小结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并 用PPT展示流程图, 对 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一起总结 帮助学生建立完 整的知识脉络体 系。7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设计简单数值数据算法1.for循环语句2.选择结构语句8.反思性教学改进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 在对于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 在教法上可以让学生自 主学习。该课使用的是任务驱动法, 并且用知识点贯穿整个任务, 把任务分成了 很多子任务。这样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但是子任务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需要结合情境。当老师提出问题时, 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薄弱、层次不齐很难完成任务。这个时候 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法,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会, 这样课堂效率会更好。每个知识点 都有对应的编程问题让学生去完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体验到程序的 功能。 为了体现信息学科素养的目标, 题目以填空为主,让学生能够读懂程序,理解程序功能, 培养学生程序的思维能力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