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3.6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3.6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材以王老师购买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为情境,分别提出了一个用乘法计算和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比较方法间的异同,体会简便计算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特征找到合理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能综合运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通过具体情境,列式进行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灵活选择合适的简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运算性质。
3.核心素养目标
(1)在比较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策略中,进一步理解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运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学习重点难点
(1)依据运算律进行合理的简便运算。 (2)根据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1 独立完成练习。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初步感受一些特定数据相乘的积的简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准备。环节二:探究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教师活动2 课件出示教材P29例8主题干。 组织学生读题,整理信息。 2.课件出示教材P29例8(1),并提出自主探究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3.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呈现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总结:计算时我们要灵活运用算法,正确计算。学生活动2 读题理解题意,提出问题。 按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活动意图说明: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环节三:探究连除中的简便运算。教师活动3 课件出示教材P29例8(2)。 1.出示自主探究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2.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呈现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3.对比分析,发现规律。 师:观察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举例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在学生大量举例验证后,共同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就是除法的运算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b×c)(b、c均不为0)学生活动3 1.按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3.对比两种计算方法,描述自己的发现。活动意图说明:从具体情境入手,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29做一做。 (2)完成教材P30~31练习八第2、3、8题。 2.发展性作业。 完成教材P31思考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及时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环节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就是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b、c均不为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