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简便运算和估算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的第二节课,主要复习简便运算和估算。教材首先复习学习过的运算律,并结合实例用字母进行表示,然后结合相应习题感知运算律的作用;接着复习估算相关内容,回顾估算策略,感知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2.学习者分析简便运算和估算的整理复习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回顾和小组整理复习旧知的经验和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小组探讨。3.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运算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2)经历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及估算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4.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2)会用运算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知识梳理。教师活动1 1.复习运算律。 提问:大家还记得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律吗?你能举例说明这些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它们吗? (1)组织学生独立填写教材P76表格,指名汇报,集体评议。 (2)引导学生议一议:这些运算律是不是只适用于整数运算? (3)让学生说一说减法的运算性质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4)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76上面做一做,并说一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复习估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第8题第(1)小题: 7.99×9.99与80比,哪个大? 提问:该如何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其体会估算的作用,了解估算就是把复杂的数字简单化,虽然与原答案有出入,但是比较接近的一种计算方法,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组织学生自主完成第(2)、(3)小题,交流解题过程。学生活动1 1.根据教师要求回顾学习过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以及除法的性质,完成相应的练习。 读题,解决问题。发现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进行比较,也可以用估算。明确估算的作用,自主完成(2)、(3)小题。 活动意图说明:用关键知识的关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环节二:巩固练习。完成教材P78练习十五第3~6题。 2.判断。 (1)886-(186+135)=886-186+135 ( ) (2)250×2.8=250×4×0.7 ( ) (3)1200÷25÷8=1200÷(25×8)=1200÷200=6 ( ) (4)78×9.9=78×(10-0.1)=78×10-78×0.1 (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合理、灵活地运用简算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简算意识。环节三: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6.板书设计简便运算和估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