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比和比例(1)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中的比和比例的第一节课,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比较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教材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归纳的思想。2.学习者分析本节课涵盖的比和比例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助整理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主归纳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再通过课上交流,把自己整理过程中不够完备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3.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自主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比和比例的知识网络。 (2)通过合作交流、互相促进,完善比和比例知识体系,进一步熟悉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升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能力。 (3)养成及时复习与总结的好习惯,感悟知识间的联系及数学的魅力。4.学习重点难点(1)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 (2)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知识梳理。教师活动1 提问: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什么? (1)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小组交流: ①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 ②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 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活动1 根据教师引导有序回顾比和比例相关知识,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派代表进行汇报,共同总结。 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活动意图说明:借助表格,让学生梳理知识,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学会整体地、一般性地把握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环节二:巩固练习。完成教材P84练习十七第1题(1)~(4)。 (5)如果a∶4=0.2∶7,那么a=( )。 2.选择。 (1)把一些树苗按2∶3∶5分配给一、二、三班学生去种植,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 )。 A.60% B.40% C.20% D.80% (2)操场上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 A.1∶1 B. 3∶2 C.5∶3 D.1∶3 (3)配置一种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24,水和盐水的质量比是( )。 A.24∶1 B.24∶23 C.25∶24 D.24∶25 (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用30分钟,乙单独打用40分钟,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3.看图填空。 (1)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 (2)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 4.(1)写出两个比值都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 (2)写出一个比例,使它的两个内项的积是12。 5.完成教材P84练习十七第3、4题。 6.李爷爷和张爷爷分别用60m长的栅栏围羊圈,李爷爷围成了正方形,张爷爷围成了长、宽比为3∶2的长方形。谁围的羊圈的面积大?大多少?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环节三: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6.板书设计比和比例(1) =a÷b=a∶b(b≠0)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