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绿色出行课型 综合与实践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综合与实践的第一节课——绿色出行,教材通过呈现丰富的关于绿色出行的统计资料信息,引导学生体会统计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提高学生信息解读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绿色出行”的重要性。2.学习者分析汽车排放二氧化碳这一事实,学生都知道,但是对于一辆汽车一年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是没有具体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从量化的角度认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破坏之大,在比较中感受“绿色出行”的好处。3.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调查、阅读关于“绿色出行”的资料信息,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处理和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了解“绿色出行”的含义,感受“绿色出行”的重要性。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汽车行驶路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师:看到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我们都知道,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发表自己的看法。活动意图说明: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的场景图很自然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1.阅读感知,提高环保意识。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04前两段资料以及P105“你知道吗”。 (2)师:你有什么感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体验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P104第1题。 ①组织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②提问: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呢? 师给出调查数据,北京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15000km。 ③独立列式解决,交流汇报。 (2)课件出示教材P105第2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师提示有些条件要到前面第二段资料中去寻找。) ②学生独立完成,再相互交流。 ③指名汇报,集体评议。 3.交流感想。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 4.实践应用。 (1)师:调查本班同学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计算绿色出行所占的百分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提出要求: ①设计调查表。 ②调查、收集并整理数据。(完成教材P105表格) ③明确计算方法。学生活动2 1.阅读相关材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2.读题,获取信息。 3.交流讨论,明确解决问题还需要知道“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多少千米”。 4.列式计算,交流解题过程。 5.读题,获取信息,尝试解答,交流汇报。 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7.根据要求小组合作,设计调查表,收集整理数据。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从量化的角度认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破坏之大,在比较中感受“绿色出行”的好处。环节三: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