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6.4.5 图形的位置(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6.4.5 图形的位置(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图形的位置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图形与几何的第五节课,复习重点是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即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和根据方向、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还融合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教材结合实例探讨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呈现多种方法确定位置,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在三年级下册初步学习根据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五年级上册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六年级上册进一步学习。对用这两种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并不陌生,复习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懂得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图形的位置”的知识与方法,进一步掌握用表示列和行的数组成的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经历确定位置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
4.学习重点难点
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知识梳理。教师活动1 1.复习位置的表示方法。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例子感受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课件出示教材P93上面的图: (1)提问:如果以学校为中心,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 (2)组织学生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集体汇报。 学生活动1 1.回顾交流前面学习到的关于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明确: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2.(1)观察平面图,了解图中的信息,交流汇报已知信息及图中比例尺的意义。 (2)在方格纸上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3)汇报确定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先从左往右数,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从前往后(从下往上)数,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中间用“,”隔开。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步骤: ☆确定观测点,量出相应的角度。 ☆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活动意图说明:结合实例探讨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梳理回顾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和根据方向、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关键步骤。环节二:巩固练习。1.选择。 (1)一架飞机从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了1200 km,原路返回时飞机要向( )。 A.北偏西40°方向飞行1200km B.北偏东 40°方向飞行1200km C.南偏西40°方向飞行1200km D.东偏南40°方向飞行1200km (2)王叔叔去草原骑马。他从蒙古包出发,先向东骑行了2km,又向北骑行了2km。这时蒙古包在他的( )方向上。 A.东偏北45° B.南偏东45° C.南偏西45° D.北偏西45° (3)如图,点A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A.(4,6) B.(4,8) C.(6,3) D.(6,4) 2.完成教材P94练习二十第1、2题。 3.下图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 1cm , 在图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两个锐角的 顶点分别在(11,6)和(7,2)的位置上, 那么直角的顶点位置可以是( , )或 ( ,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cm2。 4.完成教材P94练习二十第3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形成全面的把握,并能进行灵活运用。环节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图形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