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约分——例4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后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较小的分数,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含义,同时为以后学习分数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2.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另外,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脑分析等活动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3.核心素养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2)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含义,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 (3)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4.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约分,掌握约分的书写格式。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回顾旧知。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1 学生独立完成,举手发言。 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旧知,激活相关经验,为学习约分作准备。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1.课件出示教材P65例4。 2.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提出自主探究要求。 4.组织学生交流反馈。 (1)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你们是怎么想的? (2)派代表说一说各自的变化过程。 5.教师介绍: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 6.介绍约分的简便书写形式。 教师用课件逐步呈现: 7.观察,说一说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什么特点。 8.教师小结: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学生活动2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学生回答:利用分数的基本 性质。 4.学生派代表汇报思路: 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方法二: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5.学生观察,发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活动意图说明:因为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因此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约分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约分的体验,理解最简分数的概念,明确约分的要求,同时感悟数学的简洁美。环节三: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P65“做一做”。 2.发展性作业。 (1)判断。 ①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②分子和分母都是偶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③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 ) ④把10g盐溶于60g水中,盐占盐水的。 ( ) (2)完成教材P66练习十六第4题。 3.拓展性作业。 完成教材P67练习十六第13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约分和最简分数概念的理解,巩固约分的方法,熟练约分的技能。环节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环节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6.板书设计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