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5.2 旋转(2)(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5.2 旋转(2)(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旋转(2)——例2、例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旋转的三要素,明确了旋转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包含了两个例题。例2借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为例3的教学作好准备。例3教学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学习者分析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明确了旋转的三要素,进一步认识了旋转,体会了旋转的含义,空间观念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不能单纯靠想象来进行判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将想象与操作结合起来,发展空间观念。
3.核心素养目标
(1)进一步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描述、绘画等过程感受图形的运动过程,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运动变化的美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
4.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旋转的特征; (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旋转三要素,知道如何描述旋转过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旋转相关的内容。学生活动1 学生观察,并回答。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环节二:认识旋转的特征。教师活动2 1.课件出示教材P84例2。 2.提出动手操作要求:将三角尺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3.说一说: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什么变了?又有什么是不变的? 4.提问:仔细观察旋转后的三角尺,你有什么发现? 5.做一做:换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像上面那样转一圈,并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活动2 1.学生拿出三角尺按要求动手操作,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图形旋转前后,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没变。 4.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活动意图说明:在出示例2后,提出动手操作要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具体感知旋转的特征,一方面为学习例3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环节三: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师活动3 1.课件出示教材P84例3。 2.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提出自主学习要求: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展示画法。 5.提问:怎样画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活动3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自主完成。 3.学生汇报、展示。 4.学生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弄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并画出它们旋转后的图形(垂直,长度相等)。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尝试完成,积累几何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84下面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P85练习二十一第4题。 (3)完成教材P86练习二十一第5题。 2.发展性作业。 完成教材P86练习二十一第6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旋转特征的理解,巩固学生对画图方法的掌握。环节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环节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旋转(2) 图形旋转前后:位置变了; 形状和大小没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