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小数的性质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性质的应用,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教材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接着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然后脱离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例3是根据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例4是应用小数的性质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2.学习者分析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整数的这部分知识,可能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学重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积累感性认知,逐步归纳小数的性质。3.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的价值;能应用性质将小数化简和改写。 (2)经历探究小数性质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学习重点难点(1)小数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2)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P38主题图。 师: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活动1 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环节二:探究小数的性质。教师活动2 课件出示P38例1。 出示自主探究要求,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演示: 师:观察1dm、10cm和100mm在刻度尺上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件出示P38例2。 (1)出示自主探究要求,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3)比较发现,总结规律。 课件出示: 师:观察这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后介绍: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学生活动2 按要求进行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共同总结:0.1m=0.10m=0.100m。 按要求进行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自己比较大小的方法。 观察等式,汇报自己的发现。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环节三:小数性质的应用。教师活动3 化简小数。 课件出示P39例3。 组织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3)提问:不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 改写小数。 课件出示P39例4。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3.深化理解。 课件出示: 师: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共同总结: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只有小数的末尾才可以去掉或添上0。 4.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P39做一做第1~2题。学生活动3 1.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明确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数位上的“0”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3.独立完成。 4.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改写小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 5.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6.独立完成练习。 活动意图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P41练习十第1、3、5题。 2.发展性作业。 用“5、5、0、0”和小数点“.”组数,写出符合要求的小数。(每组只写一个) (1)可以去掉一个“0”而大小不变的小数; (2)可以去掉两个“0”而大小不变的小数; (3)一个“0”都不能去掉的小数: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六: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6.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