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7 歌手大赛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2.学习内容分析:《歌手大赛》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会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难点: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任务一:练习导入 1.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 1325-714+146 1000-(981-326) 学生独立完成。 2. 说一说: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指名说一说。 教师总结:1)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 (从左往右) 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面的。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歌手比赛。 通过练习,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探究新知 任务二: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 出示视频1:歌手比赛。2. 估一估,谁的总分多?指名说一说。生1:比总分。4号总分:8.65+0.40把8.65看作9分,但不到9分。所以8.65+0.40小于9.4。因此,5号选手总分高。生2:比单项得分。专业得分:8.55比8.65少0.1 (9号多一点)综合素质得分:0.88比0.40多0.48(5号多得多)所以,5号选手总分高。 3.出示问题: 算一算,高出多少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2)说说你的方法。4.展示汇报:生1:我先算9号的总分, 再算高出多少分?8.65+0.40=9.05(分)9.43-9.05=0.38(分)生2:我用综合算式计算:9.43-(8.65+0.40)师提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与整数相同。9.43-(8.65+0.40)=0.38(分)生3:笑笑是这样算,你理解吗?观看视频。填一填:8.65-8.55=0.10(分) 表示: 。0.88-0.40=0.48(分) 表示: 。0.48-0.10=0.38(分) 表示: 。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迁移运用 任务三:课堂练习基础题:1. 用递等式计算。19.72-9.87+3.65 93.3-(45.32+18.27)55.4-(16.38+7.88) 14.52-8.68+19.732. 列式计算。1)从10.4里减去14.8与9.76的差,得多少?2)一个数比3.42与2.16得和少1.5,这个数是多少?3. 从小林家到市场走哪条路最近,近多少千米?4. 豆腐厂上半月用黄豆246.5千克,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用48.55千克。这个月共用黄豆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提高题:5. 两个加数的和是67.9,其中一个加数增加了3.57,另一个加数减少8.28,和变成了多少?拓展题 6. 你能使下面的计算简便吗?6.78-3.1-2.9 2.54+1.88+3.46课堂小结 任务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了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生2:我学会了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对于听课认真,积极参与的同学进行表扬。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 计算下面各题,有简便算法的可以简便计算。14.79-3.9+4.08 5.85-(1.84-1.15)27.3+73.26+72.7 5.85-1.75-0.262. 火眼金睛辨对错,并改正。1)21.32-(6.32+8.3) 2)12.45 - 1.65 +0.65 = 21.32-6.32+8.3 = 12.45 -(1.65+0.65) = 15+8.3 = 12.45-2.3 = 23.3 ( ) = = 12.15 ( )3.一根4.8米长的竹竿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水池的水深多少米 4. 两个数的差是32.8,被减数减少3.2后,减数增加3.2,差变成了多少?选做题:5. 姐姐有13.2元钱,如果给妹妹1.5元后,还比妹妹多0.4元,妹妹原来有多少钱?【综合实践类作业】调查自己家里用水情况,计算自己家里去年一年的水费共多少钱。板书设计 歌手比赛 9.43-(8.65+0.40) = 9.43-9.05 = 0.38(分)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与整数相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歌手大赛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课后练习课后“练一练”习题课后练习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18米和1.23米,爸爸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1)估一估,接好后的绳子够2米长吗?与同伴交流。2)接好的绳子实际有多长?1.18米比1米多,1.23米也比1米多,所以接好后够2米。1.18+1.23-0.25=2.41-0.25=2.16(米)答:接好的绳子实际有2.16米长。课后练习4.6-1.75+2.08 7.41-(2.96+3.04) 3.2+1.27-2.492. 计算下面各题。= 2.85+2.08= 4.93=7.41-6= 1.41= 4.47-2.49= 1.98课后练习3. 1)这些小动物能同时过河吗?答:这些小动物能同时过河。15.4+2.36+2.15=19.91(千克)19.91<20课后练习2)又来了一只小鹿,它的质量是17.83千克。如果这些小动物分两批过河,可以怎样分?17.83+2.15=19.98(千克)15.4+2.36=17.76(千克)第一批 第二批课后练习4.1)3年前淘气有多高?现在有多高?9-1.1+0.35=1.15(米)1.9-0.52=1.38(米)答:3年前淘气高1.15米。答:现在淘气高1.38米。课后练习4.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5. 用彩色笔在右图中画出三条线,使各条线上所有数的和分别满足下列条件。1)正好等于1。2)最接近18。3)最大。课后练习8.70.250.194.780.512.30.316.96.01=1最接近18最大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共31张PPT)歌手大赛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总览教学目标01练习导入02新知讲解03课堂练习04课堂总结05作业布置06目录07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2、培养的学生估算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再参与、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练习导入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1325-714+146 1000-(981-326)= 611+146= 757= 1000-655= 345练习导入说一说: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 ( ) 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有括号,先算( )面的。从左往右括号里新知导入歌手大赛新知讲解估一估,谁的总分多?4号总分:8.65+0.40方法一:比总分。看作9分,但不到9分。<9.409.4<9.43所以,5号选手总分高。新知讲解估一估,谁的总分多?方法一:比单项得分。所以,5号选手总分高。专业得分:8.55比8.65少0.1(9号多一点)综合素质得分:0.88比0.40多0.48(5号多得多)新知讲解算一算,高出多少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2、说说你的方法。新知讲解展示汇报先算9号的总分。8.65+0.40=再算高出多少分?8 . 6 5+ 0 . 4 09 . 0 519.05(分)9.43-9.05=9 . 4 3- 9 . 0 50 . 3 8.0.38(分)答:5号选手的总分高,高出0.38分。新知讲解我用综合算式计算:9.43-(8.65+0.40)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与整数相同。= 9.43-9.05= 0.38(分)答:5号选手的总分高出0.38分。新知讲解笑笑是这样算,你理解吗?新知讲解填一填。8.65-8.55=0.10(分)0.88-0.40=0.48(分)0.48-0.10=0.38(分)表示: 。表示: 。表示: 。5号比9号的专业分少0.10分5号比9号综合素质多0.48分5号比9号总分多0.38分课堂练习---基础题1. 用递等式计算。19.72-9.87+3.65 93.3-(45.32+18.27)= 9.85+3.65= 13.5= 93.3-63.59= 29.71课堂练习---基础题55.4-(16.38+7.88) 14.52-8.68+19.73= 55.4-24.26= 31.14= 5.84+19.73= 25.57课堂练习---基础题列式计算。1)从10.4里减去14.8与9.76的差,得多少?2)一个数比3.42与2.16得和少1.5,这个数是多少?10.4 – (14.8 – 9.76)= 10.4 – 5.04= 5.363.42+2.16 – 1.5= 5.58 – 1.5= 4.08课堂练习---基础题3. 从小林家到市场走哪条路最近,近多少千米?0.65+0.57-1.08= 1.22-1.08= 0.14(千米)答:直接去市场最近,近0.14千米。课堂练习---基础题4. 豆腐厂上半月用黄豆246.5千克,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用48.55千克。这个月共用黄豆多少千克?246.5+48.55+246.5= 295.05+246.5= 541.55(千克)答:这个月共用黄豆541.55千克。5. 两个加数的和是67.9,其中一个加数增加了3.57,另一个加数减少8.28,和变成了多少?课堂练习---提高题67.9+3.57-8.28= 71.47-8.28= 63.19答:和变成了63.19。课堂练习---拓展题6. 你能使下面的计算简便吗?6.78-3.1-2.9 2.54+1.88+3.46= 6.78-(3.1+2.9)= 6.78-6= 0.78= 2.54+3.46+1.88= 6+1.88= 7.88小结:便计算实质就是在计算过程中凑成“整数”。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知道了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学会了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歌 手 大 赛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与整数相同。9.43-(8.65+0.40)= 9.43-9.05= 0.38(分)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1. 计算下面各题,有简便算法的可以简便计算。14.79-3.9+4.08 5.85-(1.84-1.15)= 10.89+4.8= 15.69= 5.85-1.84+1.15= 5.85+1.15-1.84= 7-1.84= 5.16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27.3+73.26+72.7 5.85-1.75-0.26= 27.3+72.7+73.26= 100+73.26= 173.26= 4.1- 0.26= 3.84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2. 火眼金睛辨对错,并改正。1)21.32-(6.32+8.3)= 21.32-6.32+8.3= 15+8.3= 23.3 ( )2)12.45 - 1.65 +0.65= 12.45 -(1.65+0.65)= 12.45-2.3= 12.15 ( )××= 21.32-6.32-8.3= 15-8.3= 6.7= 12.45-(1.65-0.65)= 12.45 – 1= 11.45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3. 一根4.8米长的竹竿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水池的水深多少米 4.8-0.4-0.8=3.6(米)答:水池的水深3.6米。泥水0.4米0.8米?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4. 两个数的差是32.8,被减数减少3.2后,减数增加3.2,差变成了多少?答:差变成了26.4。32.8-3.2-3.2= 29.6-3.2= 26.4作业布置---选做题5. 姐姐有13.2元钱,如果给妹妹1.5元后,还比妹妹多0.4元,妹妹原来有多少钱?13.2-1.5-0.4= 11.7-0.4= 11.3(元)答:妹妹原来有11.3元钱。作业布置调查自己家里用水情况,计算自己家里去年一年的水费共多少钱。【综合实践类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新课标关于本单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内容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感悟分数单位,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学业要求:能直观描述小数和分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形成树干、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教学提示: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通过数的认识和运算有机结合,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单位,进一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本单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转化意识、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涉及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属于数与运算的知识范畴。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的转化、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比大小、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排上,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三)学生认知情况(三)学生情况分析。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通过元、角、分的情境,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比大小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不仅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学习小数知识提供了直观、具体的模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但不能灵活运用,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使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单元目标拟定1.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十进制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化。3.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4.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掌握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5.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计算。6. 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并能对小数进行大小的比较,能进行加、减法和混合运算的计算,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一)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编写时,无论是小数的意义、小数比较大小、小数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走进数学,数学生活化。(二)注重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本单元内容的在编排过程中,注重了知识间的联系。例如在编写小数的意义的内容时,联系到前面学过元、角、分的知识,长度单位的知识,质量单位的知识。在编写小数的计数单位时联系整数的计数器和顺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小数比大小和加减法也是从整数部分开始,迁移到小数部分的。(三)注重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中,采用数形结合的形式,把小数和十进制、比大小、四则运算联系起来。在学习小数的意义的三部分内容时,课本都设计了涂一涂、画一画、做一做、拨一拨等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小数的意义。在比大小和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也设计了画和涂的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五、单元课时规划□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运算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1小数的意义(二) 1小数的意义(二) 1比大小 1买菜 1比身高 1歌手大赛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1.1《小数的意义(一)》 目标:在认识小数模型(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互化。 任务一:视频导入。 你知道吗?任务二:学习小数的意义(一)。 想一想、填一填。 1. 通过观看视频,复习元、角、分的知识。2.通过学习,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互化。1.2《小数的意义(二)》 目标:经历怎样把几分米、几厘米改成用“米”做单位的过程,掌握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的方法。 任务一:练习导入。 填一填。任务二:学习小数的意义(二)。 想一想、填一填。 1.会填写适当的小数,复习小数意义(一)的知识。2.通过学习,掌握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的方法。1.3《小数的意义(三)》 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任务一:练习导入。拨一拨,填一填。任务二: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 计 数 器 再 认 识。任务三: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 试一试。 1.复习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的知识。2.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3.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1.4《比大小》 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掌握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 任务一:练习导入。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任务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 复习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2. 通过学习,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掌握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1.5《买菜》 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进位小数加、不退位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练习导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任务二: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不退位) 一共需要多少钱? 1. 复习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2. 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不进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1.6《比身高》 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练习导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任务二: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位加、退位减) 鹿妈妈高多少米? 1. 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两位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计算。1.7《歌手比赛》 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任务一:练习导入。 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任务二: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谁的总分高? 1. 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通过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后续学习内容。·本册·小数乘法·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本单元学习内容。·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活动一:复习元、角、分的知识。活动二:学习小数的意义(一)。任务一:小数的意义(一)任务二:小数的意义(二)活动一:复习小数意义(一)的知识。活动二:学习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的方法。活动一:复习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的知识。任务三:小数的意义(三)活动二: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1活动三:学习小数的性质。活动一:复习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任务四:比大小活动二:学习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活动一:复习整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活动二: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不退位)。任务五:买菜活动一:复习整数(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任务六:比身高活动二: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位加、退位减)任务七:歌手比赛活动一: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活动二: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整体设计.doc 北师大版四下1.7《歌手大赛》习题课件.pptx 歌唱比赛2.mp4 歌手大赛1.mp4 第七课时《歌手大赛》教学设计.doc 第七课时《歌手大赛》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