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4.2 口算乘法(2)(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4.2 口算乘法(2)(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口算乘法(2)——例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材选取计算水果个数的素材,插图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培养数感。例2(1)的编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结合实物图教学口算一位数乘10,呈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的方法。第二层次,通过口算一位数、两位数乘10的练习,使学生发现并体会最简便的口算方法。例2(2)在例2(1)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2.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时,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理,发展数感。
3.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体会知识的学习具有迁移性,提高运算能力; (3)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探究一位数、两位数乘10的口算方法。教师活动1 1.结合实物图教学口算一位数乘10。 (1)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2(1)。 (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3)组织学生探究“6×10”的口算方法。 师:你会计算吗?请你试着算一算,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教学一位数、两位数乘10的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1)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一个数(0除外)乘10的积,就是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 学生活动1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列出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举手汇报: 方法一:6×9=54 54+6=60 方法二:10×6=60 6×10=10×6 6×10的结果也是60。 方法三:6×1=6 6×10=60 3.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发现。活动意图说明:在结合实物图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数乘10的口算方法后,接着设置4道计算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口算出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最简便的口算方法,从而为例2(2)的学习作好铺垫。环节二: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教师活动2 1.课件出示教材P39例2(2)。 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3.提出探究任务:独立计算“12×20”,然后小组内交流。 4.组织学生汇报“12×20”的算法。学生活动2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列出算式。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先算2盒有多少个,再算10个2盒有多少个。 12×2=24 24×10=240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运算能力。环节三:巩固运用。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39“做一做”。 (2)完成教材P40练习八第5题。 2.发展性作业。 (1)完成教材P40练习八第6题。 (2)完成教材P41练习八第7题。 3.拓展性作业。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1200 ( )×( )=2400 ( )×( )=3600 ( )×( )=4800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2) 6×10=60(个) 12×20=240(个)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