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解决问题——例8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其他解决问题一样,都要经历三个环节。在“阅读与理解”环节,除了让学生用语言叙述信息和问题,还应让学生用简单的示意图将这些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信息的理解。在“分析与解答”环节,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制定清晰的解题计划,再执行计划。在“回顾与反思”环节,要让学生将检验的过程表示出来,学生检验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但要指导学生体会解答结果要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相符合。2.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且具备了解决问题的一般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核心素养目标(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4.学习重点难点(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1 学生口答并说清楚换算过程。活动意图说明:复习旧知,激活原有知识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1.课件出示教材P66例8。 2.组织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1)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用一个图把这些信息表示出来吗?先试着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在学生展示、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简单明了的图来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3.组织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1)请你们试着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同伴间互相交流。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学生回顾、反思解答过程。 (1)解答正确吗?请你们试着检验一下。 (2)谁来说一说你的检验过程? 学生活动2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2.学生尝试画图,然后举手展示、交流。 3.学生尝试解答,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思路。 4.学生举手汇报思路: 方法一:先算出沿客厅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方法二: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一共要用的地砖块数。 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5.学生独立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6.学生举手汇报: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读懂题意,会用示意图表示信息和问题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说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巩固运用。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66“做一做”。 (2)完成教材P67练习十四第4题。 2.发展性作业。 (1)一块边长是2米的正方形花布,把它做成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手帕,最多能做多少块? (2)在一个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铺1米宽的人行道。每平方米需要铺地砖12块,铺人行道共需这种地砖多少块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积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6.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6米=60分米 6×3=18(平方米) 3米=3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60÷3=20(块) 3×3=9(平方分米) 30÷3=10(块) 1800÷9=20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