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认识大数据一、子项目简介项目主题 网络购物中的数据行为项目任务 1、 让学生理解大数据的特征。 2、 让学生感受大数据给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弊。对应教材 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 五章5.1 认识大数据 课时安排 1课时二、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1. 本节对应课标的内容要求通过生活案例和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大数据的概念;通过计算机文件的存储,体验 计算机数据存储的特点。以项目学习作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 理解大数据的特征。通过相关案例, 讨论探究大数据对人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感受大数据给我们生活带 来的利弊。2. 本节对应的学业要求(1)了解大数据的概念;体验计算机数据存储的特点。(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 与创新)(2)理解大数据的特征。(信息意识)(3)能够感受大数据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弊。(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3.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本教科书的第五章第一节,是本章后续内容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准备。本节以 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以项目学习活动为途径,开展自主、协作、 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大数据。(二)本节对应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1)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哪些属于大数据。(信息意识)(2)在信息活动中,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可以辩证的对待大数据对生活带来的变 化和影响(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三) 目标分析(2)了解大数据的概念;(3)能够理解数据的特征;(4)能够体会大数据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重点:(1)理解大数据的特征(2)如何识别传统数据和大数据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 学生已经在第一章学习过数据、信息及其特征, 作为信 息时代的数字公民,他们在生活中体验着大数据的各类应用,但对大数据理解仍然较浅。高一学生有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探究大数据并理解其应用 和价值。四、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相关探究活动,在完成探究活动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采用案例分析, 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思考, 从案例中获得知识, 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五、学习活动设计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一段视频“大数据在购物中的产品推介事例”,激发学生对大数据概念的思考,让学 生带着“什么是大数据?”这个疑问,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知探究 1、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的产生是与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所伴生的: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手机、 电脑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的来源或是承载的方式。互联网生 成的数据量,不仅远超此前一切人类所生成的数据量的总和,而且还在以大爆发性的速度不断增长。 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 源。 (1)教师提问:大数据是否等同于大量的数据? 师生共同观看《认识大数据》视频,了解大数据,请学生参考刚才的视频和学习辅助资料, 总结大数据的概念,将自己所理解的大数据,填写到项目活动记录表中。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 (4)教师小结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理和处 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 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5)学生练习:下面哪些是大数据 A、2022年安徽省参加高考的学生总数。 B、淮南一中期末考试之后,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 C、100本《百科全书》。 D、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各地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等数据 E、网络购物平台一天所生成的数据量2、大数据的特征 (1)数据存储单位 1 Byte( 字 节 ) = 8 bit( 位 ) 1KB( 千 字 节 )=1024B 1MB( 兆 字 节 )=1024KB 1GB( 吉 字 节 )=1024MB 1TB( 太 字 节 )=1024GB 1PB( 拍 字 节 )=1024TB 1EB( 艾 字 节 )=1024PB 1ZB( 泽 字 节 )=1024EB 1YB(尧字节)=1024ZB 一首三分钟的歌曲,如果用最高质量的mp3的格式,把它录下来的话大概8M,1个 ZB可以存多少首歌曲? 140万亿首!可以算一下, 一个人要听一遍的话,得8亿多 年才可以听完! (2)大数据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从三个从互联网产生大数据的角度、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和存储 与计算的角度来总结大数据的特征, 并完成项目活动记录表中的活动一(探究大数据 的特征)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从旁帮助指导 学生展示:请一个小组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教师展 开分析。 从互联网产生大数据的角度看: ① 大量(Volume):数据体量巨大,从 TB 级别跃升到PB 级别 ② 多样(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 息等 ③ 低价值密度(Value):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在连续不间断的监控过 程中,有用的数据可能仅仅一两秒 ④ 高速(Velocity):变化速度快,数据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络终端, 且以秒为 单位快速变化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 ⑤ 样本渐趋于总体 ⑥ 精确让位于模糊 ⑦ 相关性重于因果从 存储与计算的角度看: ⑧ 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存储在互联网不同的服务器与各客户终端 ⑨ 分布式并行计算:应用分布式并行计算处理互联网的大数据 3、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的区别 通过大数据特征的学习,师生共同总结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的区别传统数据 大数据(数据量小数据类型少价值密度高更新速度慢追求数据精确性本地存储)数据体量巨大 数据类型繁多 价值密度低 更新速度快 追求数据模糊性 分布式存储4、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习辅助资料和互联网,总结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 响,完成项目活动记录表中的活动二(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小组长汇总组 员信息。 教师指导 选取两个小组,展示他们找到的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展示。 教师总结:通过这些应用,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大数据的身影,并且大数据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有正面的,有负面的。 (1) 大数据使人们日常生活更为便捷:方便支付、方便出行、方便购物与产品推介、方便 看病与诊病 (2) 大数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个人信息泄露、信息伤害与诈骗 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比如:不连接陌生的 WiFi,不点击不明的链 接等。三、巩固练习 下列行为可能使用大数据的是( 。 ①为了避免堵车,利用高德地图,查看道路拥堵情况 ②利用人脸识别打开门禁道闸,进入校园③水银温度计上显示当前气温是 30℃ ④全民K歌提示你打败了全国 90%的人⑤微信运动显示你今天走了 10000步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列有关大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数据是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并行计算的 B、大数据具有 4v 特征,体量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变化速度快。C、大数据的样本 趋于总体,相关性重于因果 D、大数据的样本趋于总体, 相关性低于因果3.以下 属于大数据应用实例的是( ) ①某系统通过用户视频点播的基础数据如评分、播放、快进等,分析计算出用户可能喜爱的 影片,并为他提供定制化的推荐②某网站通过追踪用户在其网络的行为,识别用户在它的网络中 的好友,从而给出新的好友推荐建议③ 某交通流量数据公司依靠分析历史和实时路况数 据,能给出及时的路况报告,以帮助司机避开正在堵车的路段,并且帮他们提前规划好行程 ④某保险公司每天都会对美国境内超过100 万个地点未、来两年的天气情况进行超过1 万次模 拟,而后将根系结构和土壤孔隙度的相关数据,与模拟结果相结合,为成千上万的农民提供农作物 保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四、总结五、作业 网络购物平台客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