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归纳的能力。重 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难 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情分析 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仍较为困难。但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对于新知识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也是后续解决实际问题、通分等知识学习的前提。核心素养 在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第四单元 第10课时 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引“探究”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回顾一下,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呢?生汇报1:一个数的倍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生汇报2: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除(0以外)的自然数。2.写出2和5的倍数。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5的倍数有:5,10,15,20,25,…总结: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教师提问:两个数有公有的倍数,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组织学生交流,再说一说)学习任务一: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找2和5的倍数,巩固倍数的含义,同时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反馈,出示公倍数的含义,学生通过探究,也能发现公倍数有无数个,为最小公倍数的出现奠定基础。通过交流和观察,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探究出4和6的公倍数,并且能感受到公倍数的个数不止一个。教师通过引领,引出集合的表示方法。】新知探究—习“方法”活动一: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1.出示教材68页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有哪些?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2.出示自学提纲。(1)分别写出4和6的倍数。(2)找出4和6公有的倍数,并找出哪个是公有的最小倍数。(3)把你找出的4和6的倍数填在集合圈里,并表示出4和6公有的倍数。(参照教材68页例1中的集合圈)(4)总结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3.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内交流、总结,最后汇报。生展示: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将4和6的倍数填在集合圈里,如下所示: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4.讨论:两个数有没有最大公倍数?为什么集合圈里要写省略号?5.小结:两个数没有最大公倍数。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倍数和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省略号。学习任务二: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设计意图:在讨论找公倍数的方法时,留下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用更多的方法尝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反馈交流,教师的适时总结,学生对找出公倍数的方法掌握牢固。】活动二:探究最小公倍数的求法1.出示教材69页例2:怎样求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1)学生尝试求6和8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求的过程及结果。(2)学生汇报。(同时出示课件)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8的倍数:8,16,24,32,40,48,…6和8的公倍数:24,48,…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来求。2.讨论: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得到结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没有最大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再找其他的数验证一下。3.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①3和4 3和7 5和6 ②3和6 2和8 5和10(2)学生独立完成,先确定两个数的关系,再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3)学生汇报①题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发现第一排,每组数中两个数是互质数,他们的乘积就是最小公倍数。发现第二排,每组数中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大数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4.提问:当两个数既不是倍数关系,又不是互质数,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呢?同学们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应用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那么怎样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请同学们求出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并汇报。(提示:(1)分别找出60和42的所有质因数,观察在用质因数连乘的时候,公有的质因数用了几次,两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用了吗?这样相乘的结果等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吗?(2)先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再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时,除到什么时候为止,用哪些数相乘能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预设生1:先把60和42分解质因数,然后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公有的质因数用了一次,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生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2×3×10×7=420。可记作:[60,42]=420。总结: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先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与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即可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先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依次去除这两个数,直到所得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与商相乘,即可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习任务三:达标检测,巩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及时巩固的小练习的设计,引导学生发现特殊数据下找公倍数的方法,感受公倍数中的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达标练习---活“应用”一、课堂练习1.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①3和6 2和8 5和6 ②4和9 3和9 5和10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在100以内的数中找出6的倍数和10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学以致用3.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①8和10 6和15 6和9 ②4和15 1和7 4和104.下面每组数的公倍数中有没有36 有没有48 有没有84 ①6和8 21和14 12和8 9和245.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三、拓展提升6.每只蝴蝶只能落在是自己编号的倍数的花朵上。哪朵花上两只蝴蝶都能停留,就将这朵花涂上颜色。7.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超过100人,而不足140人。将他们按每组12人分组,多3人;按每组8人分组,也多3人。这个学校五年级学生有多少人?8.A=2×2×2×3,B=2×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作业设计】作业布置---拓“延伸”了解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作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