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第07课时比例尺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第07课时比例尺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6课时 比例尺(2)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掌握根据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方法,能完成相应平面图的绘制。 2.能根据比例尺及相应的条件画出平面图,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综合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例尺知识的价值,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 掌握根据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难 点 能根据比例尺及相应的条件画出平面图,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中拉开序幕,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比例尺的本质,灵活运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可能在计算及作图的细节上有许多疏漏,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个错误例子,让每一个错误例子都成为课堂中的精彩!
核心素养 在综合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例尺知识的价值,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尺吗?
汇报: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提问:由比例尺的这个数量关系式你还能想到什么关系?
汇报:由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知道图上距离是前项,实际距离是后项,比例尺是比值。可以联想到: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小结:当我们知道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个量中任何两个量,就可以求到第三个量。
知识链接: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900千米. 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的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审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决:
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画平面图。
学习任务一:阅读习题,梳理信息,明确所求问题。
【设计意图:首先回顾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展示与交流中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习题,梳理信息,明确所求问题。】
新知探究—习“方法”
小明、小亮、小红想在一幅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他们想请大家帮帮忙。
课件出示教科书P53。
例3: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 200 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 400 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 250m。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比例尺1:10000)。
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1.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提问: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1:我们知道了平面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
预设2:知道了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要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提问:要想解决问题,该怎么做呢?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指导学生说出:先要求出小明家、小亮家、小红家分别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出位置,还要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学习任务二: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画平面图
【设计意图:首先回顾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展示与交流中,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聆听别人的发言中获取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提问:现在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吧!
预设1:10000cm=100m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100=2(cm)
小亮家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400÷100=4(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100=2.5(cm)
预设2:200m=20000cm 400m=40000cm 250m=25000cm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00×=2(cm)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40000-20000)×=2(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00×=2.5(cm)
预设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10000
200m=20000cm 400m=40000cm 250m=25000cm
解:设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x cm。
x∶20000=1∶10000 x=2
设小亮家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是x cm。
x∶40000=1∶10000 x=4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4-2=2(cm)
设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x cm。
x∶25000=1∶10000 x=2.5
提问:我们先来看看3种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1:方法一是先把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得到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m,200m里面有2个100m,所以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c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400m里面有4个100m,所以小亮家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是4c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250m里面有2.5个100m,所以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5cm。
预设2:方法二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推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来计算的。(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预设3:方法三是列比例的方法,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来求出图上距离的。
这几种方法都是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画的平面图,我收集了两幅,请你们评价一下。(出示课件)
小明、小亮、小红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回顾与反思。
提问:我们顺利地帮助小明、小亮和小红完成了这幅平面图,请大家认真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弄清楚方向和图上距离,画图时要看清楚以谁为观测点,不要忘了标上比例尺等。教师适时指导、评价。(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确定方向、标出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找准观测点。)
3.做一做:1.学校要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请在下图中画出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1∶2000)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综合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动手操作锻炼实践能力。】
达标练习---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 km。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0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铁路线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2.篮球场长28m,宽15m。下图是比例尺为1∶250的篮球场平面图。小明、小丽、小红在篮球场上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在距边线2.5m的3分线上,小丽在3分线的中点上,小红在距底线4m的3分线上。请标出他们的准确位置。
二、学以致用
3.小明家正西方向500m是街心公园,街心公园正北方向300m是科技馆,科技馆正东方向1km是动物园,动物园正南方向400m是医院。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三、拓展提升
4.找一面有窗户的墙,测量相关的尺寸,自己选定比例尺,在下面画出这面墙(包括窗户)的平面图。
5.自己找一幅中国地图。
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
2.量出地图上漠河县与三沙市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cm,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km。
3.小东的爷爷家是武汉、三亚、西安、拉萨这几个城市中的某一个,它在北京的南边,成都的东边,昆明的东北,爷爷家住在( )市。
4.小东假期从北京去爷爷家,动车每小时行250km。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板书设计】
例3 200 m=20000 cm 400 m=40000 cm
250 m=25000 cm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00×=2(cm)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40000-20000)×=2(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00×=2.5(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