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复式统计表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复式统计表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106-108,P112 T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分析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统计意义,发展统计观念。
3、调查统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会填写、分析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2张单式统计表,师一张复式统计表(贴黑板上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发需要。
师:前几天,我们在学习克和千克时,张老师给每位同学都量了体重,你们还记得自己的体重吗?
师:老师给你们的体重分了层,分成哪几层呢,读一读。你觉得你处于哪一层?
二、自主探究 构建新知
1.收集与整理
师:我想你们应该都知道了自己属于那一层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统计每一层中有多少人,可以用什么方法统计?
预设:
【生:举手。
师:听你的,就用举手表决的方法现场统计人数,那在举手表决前,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每个人只能举一次手,举手前想清楚自己是哪一层的。
师:你们都清楚了吗?开始统计了哦。
师:15及15千克以下的有几人?(生举手,师数后问,有23人,这23该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依次统计出各层的人数)
二(A)班二年级体重情况统计表
体重(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人数(人)

师:刚才我们统计的是否正确,可以怎样来检查?(加起来等于全班总人数,师生共同检验)
2.描述与分析
师:同学们,现在请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指明2、3个学生说)
3.比较与体验
(1)合并表格:
师:昨天老师特地收集了一年级时候你们的体重,制成了这张表格(下一张课件出示表格,第一行字为红色,电脑来回播放一次)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A)班一年级体重情况统计表
体重(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人数(人)
师:是吗?都分成了那几层(引导学生再读一读)也就是说这两张统计表的第一行都是一样的,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人数不一样。
师:既然人数不一样,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吧,16~20千克的,一年级有( )人,二年级有( )人,26~30千克的二年级有( )人,比一年级21~25千克的多( )人?(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
师:刚才两张统计表在比较数据时,这张统计表看一下,那张看一下,你感觉如何?(生:很容易看错,而且很麻烦)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2张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吗?(稍作停顿)现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两张统计表,同桌两人边讨论边动手试一试,看怎样合并,能让我们更方便地观察与比较。
(2)生成表格:
a.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各种不同的合并方法。
b.全班交流(幻灯展示)
第一种:两张统计表并排放
师: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第二种:两张统计表上下放
师:那这种方法呢?
第三种,把其中一张第一行折进去,放在另一张下面,如:
二(A)班一、二年级体重情况统计表
体重(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人数(人)
人数(人)

师:这张统计表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清楚了吗?(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这张统计表)
生:下面这两栏都是人数,我们不知道是哪个班级的人数,应该要改成班级。
二(A)班一、二年级体重情况统计表
体重(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一年级
二年级
师:你很有设计头脑。那还有什么地方有问题吗?
4.认识表头:
师:这是老师合成的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和你们合并的那张统计表,哪里不一样?(师将复式统计表贴在黑板上)
二(A)班一、二年级体重情况统计表
体重(千克)年级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一年级
二年级

生:第一格不一样,我们合并的第一格就只写了“体重”,但老师设计的这张上有体重、人数、年级。
师:你和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那老师这样设计,你们看懂了吗?
生:体重就是指“15及15以下、16~20……”,人数就是指这里的数据,年级就是指一年级、二年级。
师:你分析的真透彻,谢谢小老师。还有谁也听明白了?(再请1生说)都明白了吗?看来,这一空格这样设计能很清楚地反映出这张统计表的内容。
5.比较感悟:
师:这是我们刚刚完成的统计表,这是我们以前就学过的统计表,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生说)
师:以前我们学过的统计表只统计一组数据,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张统计表统计了两组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称为“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统计表)以后我们还会见到有3组、4组数据,一起读一读吧。
6.分析数据:
师:现在看着这一张复式统计表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明2、3生说)指一个数字表示什么?
师:这几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多,在( )千克的人数最少。
(2)二年级体重在26~30千克的人数比一年级体重在26~30千克的人数多( )人。
(3)你也能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4)你还能发现什么?8周岁孩子的标准体重:22--30千克
你对体重较重的和较轻的都有什么建议呢?
7.小结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谁?(生:复式统计表)
三、巩固深化 学以致用
1、最喜欢的运动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建议体重偏重的同学要减肥,老师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锻炼、多运动。运动项目可以是跳绳、跑步、游泳、登山。老师偷偷得在班级里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了我们班和B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制成这张统计表(PPT出示)
二A、二B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统计表
运动项目班级 跳绳 跑步 游泳 登山
二A
二B
(1)二A班喜欢( )的人最多,二B班喜欢( )的人最少。
(2)喜欢游泳的同学,二( )班比二( )班多( )人。
(3)提个问题考考你同桌吧!
2、最喜欢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师:多参加运动能帮助我们减肥,保持体重。相反的体重偏轻的同学则要多吃一些有营养、富有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蔬菜。
师:老师选取了这样几种蔬菜(课件出示)有哪些啊?(引导学生去读)假如我想统计我们一个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可以用什么统计表?假如我们想统计我们二年级8个班的数据,可以用什么统计表?昨天老师就统计了二(B)班一个班的数据,不过我是把男女生分开来统计,你说得用什么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请看,调查数据如下:
喜欢茄子:男生 人,女生 人;喜欢西红柿:男生 人,女生 人
喜欢黄瓜:男生 人,女生 人;喜欢红萝卜:男生 人,女生 人
喜欢白菜:男生 人,女生 人;喜欢冬瓜:男生 人,女生 人
喜欢其他蔬菜:男生 人,女生 人
师:喜欢茄子的,男生有几人?(生:2人)这个2该填在哪里?(师手指复式统计表,生说)那2写在这里也就表示——喜欢茄子的男生有2人。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完成数学书p112第一题的表格,完成后,请解决书本上的三个问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
(1)我最喜欢的蔬菜是( )
(2)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生:喜欢吃西红柿的人最多。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算的。我们一起来算算看,逐个算出总数(电脑出示),看来喜欢黄瓜的人是最多,最少的是什么啊?
(3)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同学们,有时候为了统计的需要,往往在表格下方再加一栏“合计”(课件演示)能看懂吗?
五、课堂总结。
师:在生活中,有时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数据,我们常常会用到复式统计表。请看大屏幕(自动播放,缓慢):
(1)某市人均寿命变化情况统计表
电脑出示: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且女性的平均年龄比男性要长。
(2)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饮料销售情况统计表
电脑出示: 如果我是超市经理,下个月乙品牌饮料应该 多进一些,甲品牌饮料要少进一些。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贴上绘制的复式统计表
人数
人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