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五单元_第1课时_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五单元_第1课时_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教学设计
课 题 认识年、月、日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第 五 单 元 第 1 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 课 教 师
学习目标 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学情分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通过学校学习、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对于抽象的时间概念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观察年历卡、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核心素养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1.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吗?能在日历上标出来吗? 2.今天我们学习关于年、月、日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1. 课件出示例1情境。 例1: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能在年历上找到你的生日吗? 任务一:认识年、月、日 让学生通过观察年历以及相应的统计活动,初步发现一年有12个月,而每个月的天数并不一样,并由此展开对每个月天数的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认识年历、了解年历的构成,能读懂年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充分交流教材给出的2014年年历,并把每个月份的天数填在表里,由此明确: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不一样的,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28天。】 (1)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能在年历上找到你的生日吗? 学生观察年历后回答。 (2)观察年历,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提示:①一年有多少个月? ②一个月有多少天?(只要看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几,这个月就有几天。) ③每个月的天数都相同吗? 学生独立操作后,小组内展开交流,教师巡视。 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
(3)整理发现。(例如: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并不完全一样,有31天的,有30天的,有28天的;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 (4)师:一年有12个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想一想,给有30天的月份起个名字?习惯上我们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板书)。二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而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特殊月(板书) 2. 课件出示情境图。 任务二:大月、小月的记忆 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一种是根据前面统计表中大月和小月出现的月份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进行记忆;另一种是常用的左拳记忆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以不同年份的年历为载体,学生利用观察、对比、分类、探究记忆方法、计算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记忆、计算等。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使学生已有的模糊的认知条理化、系统化,建构新知。】 (1)记住大小月。 大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小月有4、6、9、11月共4个;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记忆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2)学生说月份,老师说出是大月还是小月,勾起学生记忆的兴趣。 为什么老师会很快答出来呢? 探讨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3)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 (拳头记忆法) 跟老师一起数一下。数完后发现的什么?对凡是数到凸起的地方,每个月都是大月,凡是数到凹下去的地方,除了2月以外,都是小月。(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大家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好)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师生一起活动) (4)口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只有二月有变化。 讲解:腊是指12月,冬是指11月。 学生尝试记忆,同桌互相检查。 3. 易错警示: (1)2月是一个特殊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9月是小月,只有30天。 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 下面这些有几年意义的日子分别是几月几日?先交流,再在年历上圈出来。 (二)学以致用 2. 在2023年的年历卡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 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 )年( )月( )日正好建国一百周年。 (三)能力拓展 4.(1) 一年中相邻的两个大月是( )月和( )月,这两个月一共有( )天。 (2) 4月一共有( )是( )个星期零( )天。 (四)生活数学 5.说说2024年元旦是星期几。 6. 查一查资料,国际残疾人日是几月几日? 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和全国爱牙日呢? 7.观察2014年年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3)2月份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8.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是哪几个月?小月呢?还有一个月很特殊,是几月? (2)2014年的2月有多少天? 四、作业布置—拓“延伸” 1. 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 完成《分层作业》 3.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板书 设计 认识年、月、日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总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如何记住大、小月的时候我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会的同学就教给不会的同学。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使知识丰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