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2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2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课 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第 2 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探索并掌握除法计算中商的变化规律。 3.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1. 探索并掌握积和商的变化规律。 2. 正确运用积和商的变化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乘法,初步了解了竖式乘法计算。本课的学习是由乘法笔算、口算到借助计算工具进行计算规律的探索,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核心素养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拓展思维能力。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我们已经在前面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注意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注意运算顺序正确按键。 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计算几个乘法式子,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请看题目。 出示421×15、44×236,先列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的是否正确。 知识链接—构“联系” 提出质疑:乘法除法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我们是否可以借助计算器来探索运算规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习“方法” 1. 课件出示例3例题。 借助例3学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2345679 × 9 = 12345679 × 27 = 12345679 × 63 = 任务一:用计算器探索乘法规律 对比乘法算式,用计算器探索乘法规律,归纳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乘、除法计算方法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积的变化规律。】 1. 学生观察算式。 (1)引导:用12345679分别乘以9、27 和63,商各是多少?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各自计算,自由讨论。 (3)板书:12345679 × 9 = 111111111 12345679 × 27 =333333333 12345679 × 63 =777777777 (4)引导: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5)讲解:将12345679 × 27=333333333 与12345679 × 9= 111111111对比,27是9的3倍,积333333333 正好是 111111111的3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乘数相同,27是9的3倍,积是111111111的3倍。 (6)引导学生思考,将12345679 × 63=777777777 与12345679 × 9= 111111111对比。得出结论:第一个乘数相同,63是9的7倍,积是111111111的7倍。 (7)总结: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8)提示:根据12345679 ×9=111111111, 直接写出12345679乘以18、45和72的积是多少?然后用计算器验算。 (9)学生自行计算。 任务二:用计算器探索除法规律 对比除法算式,用计算器探索除法规律,归纳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乘、除法计算方法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商的变化规律。】 1. 鼓励学生用计算器探索除法计算规律。 (1)引导: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 (2)将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3)板书111111 ÷37037=3,222222÷37037=6,333333÷37037=9。 (4)讲解:将444444÷37037与111111 ÷37037对比,我们发现除数没变,被除数是原来的4倍。那商就是原来的商的4倍。 (5)引导学生将666666÷37037、999999÷37037与前面的式子进行对比,自行思考交流。 (6)总结: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 2. 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为原来的几倍,商怎么变化。 (1)引导:用26640分别除以111、222 和333,商各是多少? (2)学生各自计算,自由讨论。 (3)讲解:将26640÷222与26640÷111杜比,222是111的2倍,那商也是原来的商的2倍吗?不是。 易错警示:之前是被除数变成原来的几倍,除数不变。现在是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为原来的几倍,商怎么变化?(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 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掌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达标练习—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规律。 3×1234= 9×1234= 18×1234= 2.用计算器计算,再试着找出规律。 12×101=________13×101=________14×101=________ 15×101=________16×101=________17×101=________ 18×101=________19×101=________ 你找到的规律是什么? 3.先用计算器算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写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0-1)÷9=______ (200-2)÷9=______ (3000-3)÷9=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先找出规律,再写出各题的结果,并用计算器进行检验。 9×9-1= 98×9-2= 987×9-3= 9876×9-4= 98765×9-5= 5.计算。 45678 + 56784 + 67845 + 78456 + 84567 6. 观察算式的特点,找出规律,直接填出括号里的数。 12×9+1=109 123×9+2=1109 1234×9+3=11109 ... 123456×9+( )=( )。 ( )×9+8=( )。 7. 算一算,并找规律填空。 15873×7=( ) 15873×( )=( ) 15873×14=( ) ( )×( )=( ) 15873×21=( ) ( )×( )=( ) 8. (1)1+2+3+…+10=( ) 21+22+23+…+30=( ) 11+12+13+…+20=( ) ( )=( ) (2)9×9+9=( ) 98×9+8=( ) 987×9+7=( ) ( )×9+( )=( ) ( )×9+( )=( ) ( )×9+( )=( ) 五、作业布置—拓“延伸” 1.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2.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
板书 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方法总结: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以任务为引领,步步紧扣,突出问题来源于情境,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分明,联系紧密。在探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部分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理解得不够清楚,出现“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乘几”的错误的频率较高。其实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很简单,明白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再延申出去,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到积和商的变化规律,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可以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变化。因此,在后面方法的总结就水到渠成,比较容易了。再者,也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进一步渗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