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3课时 数的顺序与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3课时 数的顺序与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掌 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重 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难 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学情分析 在正式教学找规律之前或之后,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或增加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有所发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比较的法则,这是较实验教材完善的一点。
教学辅助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数字卡片、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核心素养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数学中一个基础但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生可以培养起对数量关系的敏感度,提高对数学逻辑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复习以前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同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1.提示:.你能从20到数到1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预设:20,19,18,17,16,15,14,13,12,11,10, 9, 8, 7, 6, 5, 4, 3, 2, 1
3.预设:发现1: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
4.预设:发现2:十几数的个位上也都有1~9的数。
5.预设:发现3:十几数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差10。
6提示:你知道二十几、三十几、四十几......个位上都有那些数吗?你会读或写吗?
学习任务一:100以内数的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填写百数表,构建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 100 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同时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作准备。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如: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这一斜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多1直到 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少1直到 1;等等。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出示第7张课件100以内数目表。
2.提示:观察百数表,找出相应的规律并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指定学生逐行独立完成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提示: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4.提示: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组内试着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一会交流。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提示:先横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2.预设:横着看,每一行都有10个数。
3.提示:再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4.预设:横着看,除了第1行外,前9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5.提示:再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
6.预设:这10个数分别比上一行对应的数多 10。
7提示:下面竖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8.预设:竖着看,每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相同(0~9)
9.提示:再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10.预设:竖着看,右边一列个位上的数比和它相邻的左边一列上的数多 1。
11.提示:再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
12.预设:十位上的数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为 1、2、3、4、5、6、7、8、9(除了第1行)。
13.提示:最后你再斜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14.预设:斜着看,从左上 11 到右下 99 这一斜行,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15.提示:再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16.预设:斜着看,从右上19 到左下 91 这一斜行,十位上的数字从1开始逐渐增加到9,而个位上的数字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少到1。
提示: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预设:第4行第8个数是38。
提示: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预设:第5行第8个数是48。
提示: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全面,掌握的十分熟练。
22.师指导“相邻的数”表示什么?什么样的数是相邻的数?
学习任务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
教学数的大小的比较。分两个层次,借助小棒利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编排层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出示小棒图。
2.提示: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3.预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左边42 ,右边37。
4.提示:“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怎样比较(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组内讨论,一会汇报交流。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去掉相同部分“30”再比较剩余部分12和7相比较,12大,7小,所以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即42>37。(在42和37的中间板书“>”学生读式子两遍)
2.提示:还可以怎样比较?
3.预设:根据数的组成。43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先比十位上的数即4个十>3个十所以,所以42>37。
4.提示:再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比较方法吗?
5.预设:按数数的顺序,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6.提示:用计数器来比较23和25,看谁即快由正确。
7.预设:去掉相同部分,即十位上都是2颗珠 ,剩余个位上,剩3和5,因为3<5, 所以 23<25。
8.提示:还可以怎样比较?
9.预设:根据数的组成。2个十和3个一;2个十和5个一; 先比十位上的数即2=2,再比较 个位上的数3和5,因为3<5, 所以 23<25。
10.提示:再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比较方法吗?
11.预设:按数数的顺序,23在25的前面,所以23<25。
12.提示:利用刚刚学过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下列各题。
13.预设:学生回答,教师指正。
14.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个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学习任务三: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整体观察3个瓶子中球的个数,使学生通过对比,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感知 100 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表达能力。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出示课件例6,观察三个瓶子里分别装有红球 、蓝球 和黄球 各是多少?你能说说谁多,
谁少吗?
预设:红球有58个,蓝球有15个,黄球有10个。
提示:你能叙述出每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吗 组内讨论,一会交流。
提示:两个数相差很多就用谁多得多或少得多来表示;两个数相差很少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来表示。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红球有58个,蓝球有15个,,这两个数相差几十个,相差很多所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或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
2.提示:58和10比较呢?
3.预设:红球有58个,黄球有10个,,这两个数相差几十个,相差很多所以说,红球比黄球多得多或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
4.提示:15和10比较呢?
5.预设:蓝球有15个,黄球有10个,,这两个数相差几个,相差很少所以说,蓝球比黄球多一些或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
6.总结:如果两数的大小比较接近,就说大数比小数“多一些”或小数比大数“少一些”;如果两数相差很多,就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或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问题:□最大能填几。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8<78 □7<25 □4<48
预设1:我发现个位上的数,前者小于后者,方框里就填与十位上相同数。
预设2:我发现个位上的数相等或前者大于后者,方框里就填比十位上小1的数。
学习任务五: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第1-3题是通过填数,需要先找规律,从而复习数的顺序。同时通过两数左右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4题通过青蛙之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喻数量比较,更利于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第5题□最大能填几,还是考察学生大小的比较掌握的熟练程度。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P44~45第1~5题;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1) 左边42根小棒 右边37根小棒
比较方法学生比较…………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看十位,十位相同再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