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 点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难 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列出48×37 的算式后,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得数。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参与对不同方法的评议。评议估算乘积的范围时,注意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在对竖式计算进行评议时,可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了解学生掌握算理的情况;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核心素养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
此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基本练习,用以巩固学生列竖式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也是为本节课做铺垫,减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提示:笔算下列各题。
提示: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呢?先计算,再根据你哦的计算过程说说计算顺序。
3.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习任务一: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酸奶箱的摆放体现算理,使学生再一步明确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掌握算法。先根据情境给出乘法算式 48×37,然后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两名同学通过估算讨论出乘积的大概范围的场景,体现估算的作用与价值。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提示: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2.预设1:我知道条件是:春风小学有 37 个班,平均每班有 48 人。
3.预设2:我知道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4.预设3:问题是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5提示: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6.预设:求37个4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7×48。
7.提示: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预设:(1)估算方法。把连个因数分别看成接近的整十数,即48≈50 37≈40
50×40=2000(盒)大约有 2000 盒。
48<50 37<40 48×37<2000 比2000盒少
2.提示:还可以用是你们方法计算?
3.预设: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来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来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 1776 盒酸奶。
4.提示:因数是两位数的来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5.预设: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6.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三种方法,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今天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我们复习时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学习任务二: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是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需要学生认真审题,灵活运用所获得的信息,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跟学,教师指导
1.出示例2.张老师带520元钱去商店买排球,发现排球的价格比 32 元贵。买了 14 个排球后,钱还没花完。
2.提示:你从题干中得知哪些信息?
3.预设1:排球的价格比 32 元贵。
4.预设2:买了 14 个排球后,钱还没花完。
5.预设3:张老师带520元钱,剩余 30元。
6.提示: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7.预设1:(1)排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
8.预设2:(2)如果买完排球后剩余30元,排球的价钱是多少
9.提示: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知道怎样解决吗?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提示:(1)排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
2.预设:根据排球的价格比 32 元贵。说明在33元以上,可能是
买14个33元:33×14=462(元),462<520,能买;
买14个34元:34×14=476(元),476<520,能买;
买14个35元:35×14=490(元),490<520,能买;
买14个36元:36×14=504(元),504<380,能买;
买14个37元:37×14=518(元),518<520,能买;
买14个38元:38×14=532(元),532>520,不能买。
答:买排球所花的钱可能是33、34、35、36、37元。
提示:如果买完排球后剩余30元,排球的价钱是多少 你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我想通过画示意图:
14个排球的价钱 30元
520元
理解各部分的关系。
买14个足球画的钱:520-30=490(元)
求每个足球多少钱:想14×( )=490
根据(1)得知可能是33、34、35、36、37
答:排球的价钱是35元。
5.总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灵活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三:应用拓展——发散思维
问题:下面这些算式,请你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
68×62= 81×89=
预设:我发现:积的前两位是(头和头+1的积)即6×(6+1)=42
积的后两位是(两个数个位相乘的积)即8×2=16
总结:这种类型叫做“头同尾合十”
思考:根据规律,直接写得数。
73×77= 42×48=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第1题和第2题都是进位乘法的基本练习,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第3题是一组判断并改错的练习题,这些错误都是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教材安排这组练习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辨析,进一步强化笔算进位乘法的正确算法。
第4题是有多余条件的乘法问题,而且本题的多余条件和有用的条件写在一起,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排除多余条件,用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题是通过观察发现这类题是“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相乘,可以这样巧算: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把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1的积写在两个个位数积的前面。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P50~51第1~10题;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