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识图、文字构建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红细胞之旅的角色扮演活动,完成“血液循环图”,逐步形成分析、合作、推理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心血管相关疾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三、教学设计思路
大概念:人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假如你是血液中的一个红细胞,那你在血管里的旅程是什么样子呢?本节课就让我们开启一趟红细胞之人体之旅。
问题导入: 在复习上节课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设疑导入。注射药物时,心脏最先到达心脏哪个心腔?让学生有个初步认知,血液循环是有一定方向的。哪血液循环到底是怎么流动的呢?引入第二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让学生根据课堂导学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红细胞从左心室离开心脏后流回心脏是经过了哪些路径?(体循环) 红细胞从右心室离开心脏后流回心脏是经过了哪些路径?(肺循环)。此环节师也可提前准备好图纸,学生把经过的结构一一贴上去。
血液循环的意义可结合视频讲解。最后通过图解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点。链接生活,进行知识迁移的应用。
动脉血和静脉血较容易理解,着重突出颜色和含氧量的不同即可。
四、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巧记:心脏的结构、心脏四腔所连接的血管及心脏的功能。
【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小明不小心感染了肺炎,医生需要给他“打吊针”,药物从针头输入手背后,经历了怎样的途径,然后在肺部发挥作用的呢?
从而引入到血液循环途径。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血液循环
1.展示血液循环图,从整体上了解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
师补充: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二者沿各自路线同时进行,并在心脏处连通。
小组讨论合作: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了哪些路径?当它再次从心脏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它又经历了哪些路径?
(2)在上面两条循环路径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这有什么意义?
2.体循环:
思考:在体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哪里?
学生小组合作,贴上体循环的途径。
师播放体循环视频,重点观看体循环起点与终点,以及血液流动方向。
师补充:体循环的意义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分支直至毛细血管,经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后,再由各级静脉汇入到上腔、下腔静脉,把含量低的静脉血输送回右心房。
小结:体循环是左出右进,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
思考: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哪里?
学生小组合作,贴上肺循环的途径。
师播放肺循环视频,重点观看肺循环起点与终点,以及血液流动方向。
师补充:肺循环的意义是指将心脏右侧含氧少的血液泵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再将含氧高的血液送回左心房。
小结体循环是右出左进,静脉血→动脉血。
3.总结归纳:以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完善血液循环示意图(标注血流方向、血液成分),明确血液循环过程包括2条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汇聚点在心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为人体各处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带走代谢废物。
总结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链接生活1:小明不小心感染了肺炎,医生需要给他“打吊针”,药物从针头输入手背后,经历了怎样的途径,然后在肺部发挥作用的呢?
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说出,药物经过的路径:静脉分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师进一步补充肺部发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经过心脏1次。
链接生活2:
通过实例1和实例2,学生进一步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
学习目标二、动脉血和静脉血
设疑:“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展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图片,思考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本质区别。动脉血颜色鲜红,含氧量较高;静脉血颜色暗红,含氧量较低。因此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本质区别在于含氧量的高低。
特别注意:肺动脉血管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血管流动的是动脉血。
学习目标三、冠脉循环
设疑:心脏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由谁来提供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4-65页,并回答问题。
师补充: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
学习目标四、知识拓展
播放视频。了解心率、脉搏、血压等相关知识,唤起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视。
学习目标五、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播放视频,了解科学家发现血液循环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并获得对科学本质的初步认识。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