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教案

资源简介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量概念的引入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向量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向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概念、几何表示、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2. 教学难点:向量的概念,向量与数量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启发引导法、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视频,提出问题“在这个情境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描述旅行者的位移?”引发学生思考。
2. 探索新知:通过分析视频中的位移和方向,引出向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和意义。讲解向量的几何表示,包括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意点:①向量是自由向量,即只有大小和方向,而无特定的位置,这样的向量可以作任意平移;
②看一个量是否为向量,就要看它是否具备了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
③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数量与数量之间可以比较大小,而向量与向量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法
①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②向量的表示方法:
Ⅰ字母表示法:如等.
Ⅱ几何表示法:以A为始点,B为终点作有向线段(注意始点一定要写在终点的前面).如果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通常我们就说向量.
注意点: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注意的是有向线段是向量的表示,不是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3)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也就是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记作. 
(4)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其方向是任意的.
(5)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6)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7)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8)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
3. 达标检测:通过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向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一:(多选)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都是单位向量,则.
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若都为非零向量,则使+=成立的条件是与反向共线
D.若,则
【答案】BCD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定义以及向量共线的概念一一判断.
【详解】对A,都是单位向量,则模长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
所以得不到,A错误;
对B,“”推不出“”,但 “”能推出 “”,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正确;
对C,因为与反向共线,
且,都为单位向量,则+=,C正确;
对D,若,则,D正确,
故选:BCD.
例题二:已知向量.
(1)求证:三点共线.
(2)若,求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
【分析】(1)求出,由证明即可;
(2),,根据向量相等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故三点共线;
(2),,
则有,即,解得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向量的实际背景和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等重点内容。
5.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