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2.1 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课时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理解正比例函数的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类比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方法学习正比例函数,体会类比思想的重要性.2.进一步提高分析概括、总结归纳能力.学习重点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学习难点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导入问题:2011年开始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 318 km.设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0 km/h.解答以下问题:(1)乘京沪高铁列车,从始发站北京南站到终点站上海虹桥站,约需多少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y(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3)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5 h后,是否已经过了距始发站1 100 km的南京南站 解:(1)约需1 318÷300≈4.4(h).(2)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y是运行时间t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300t(0≤t≤4.4).(3)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5 h的行程,是当t=2.5时函数y=300t的值,即y=300×2.5=750(km).750 km<1 100 km,这时列车尚未到达距始发站1 100 km的南京南站.设计意图:以上我们用函数y=300t(0≤t≤4.4)对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问题进行了讨论.尽管实际情况可能会与此有一些小的不同,但这个函数基本上反映了列车的行程与运行时间之间的对应规律.思考: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 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这些函数解析式有哪些共同特征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9 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 ℃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 ℃,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上面问题中,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1)l=2πr;(2)m=7.9V;(3)h=0.5n;(4)T=-2t.正如函数y=300t一样,上面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设计意图:由简单的问题引入,列出其关系式,再进行观察、发现,引导学生类比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概念进而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辨析概念下列式子中,哪些表示y是x的正比例函数 请说明理由.(1)y=-2x+1;(2)y=-;(3)y=2x2+x+1;(4)y2=4x;(5)y=3x;(6)y=-+1.解:只有(5)表示y是x的正比例函数.理由:正比例函数y=kx中,x和y的次数都为1,k为不等于0的常数,观察上式,只有(5)符合题意.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概念让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区分正比例函数与两个量成正比例的区别与联系.实际应用列式表示下列问题中的y与x的函数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面积为y cm2;(2)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 cm,周长为y cm;(3)一个长方体的长为2 cm,宽为1.5 cm,高为x cm,体积为y cm3;(4)一本练习册15元,小明购买了x本,总费用为y元;(5)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5 cm,面积为y cm2.解:(1)y=x2,不是正比例函数;(2)y=3x,是正比例函数;(3)y=3x,是正比例函数;(4)y=15x,是正比例函数;(5)y=5x,是正比例函数.设计意图:能快速准确地列出关系式并作出判断,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正比例函数的例子,激发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牛刀小试1.要使y=(m-2)xn+1+n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n,m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根据题意,得m-2≠0,且n+1=1.解得m≠2,且n=0.2.已知函数y=(2-m)x+2m-6,求当m为何值时,此函数为正比例函数.解:根据题意,得2-m≠0,且2m-6=0,解得m=3.应用拓展3.在正比例函数y=kx中,当x=3时,y=6,则k的值为( C )A.-1 B.1 C.2 D.-54.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4,则它的解析式为 y=4x . 5.若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4时,函数y=2. (1)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当x=6时,函数y的值.解:(1)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kx,把x=-4,y=2代入上式,得2=-4k,解得k=-.∴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x.(2)当x=6时,y=-×6=-3.拓展延伸6.已知y与x-4成正比例,且当x=2时,y=-6,则当y=9时,x= 7 .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并初步渗透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课堂小结1.知识方面2.学习方法3.数学思想设计意图:旧知识两个量成正比例和新知识正比例函数的区别和联系,体现了内容之间的延续性和关联性,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教材第87页练习第1,2题.2.相关练习.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1.概念 2.解析式3.类比方法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