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理解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算理,并会准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通过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等活动,明晰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3.在探究、沟通中建立加减法模型思想并提升计算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 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难 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比分析,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能力。核心素养 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第四单元 第1课时 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引“探究”1.计算下面各题。650+185= 258+263=2.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3.加法中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退1当十。今天,我们学习笔算小数加减法。学习任务一:小数的加法。【设计意图:结合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利用迁移的思维,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异同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新知探究—习“方法”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1(1)。例1:(1)小明和小丽一共要多少元?1.阅读与理解。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你是如何想的,与同学交流。2.分析与解答。(1)交流思考:小明和小丽一共要多少元?独立思考如何列式。(2)汇报后,教师板书:4.75+3.4(3)教师提问: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试一试, 再与同学交流。(4)教师总结学生交流的方法。方法一:先把末尾对齐再算。方法二: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算。师提示:结合我们整数计算方法,上面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同学们讨论交流后汇报。(5)师总结:小数点对齐,小数的各数位都对齐,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相同。3.回顾与反思:提问:小明和小丽一共要多少元?(1)小组讨论,汇报结果。(2)师总结:小数点对齐,小数的各数位都对齐,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相同。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1(2)。例1:(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学习任务二:小数的减法。【设计意图:在小数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继续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按方法,对比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新知探究—习“方法”1.阅读与理解。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你是如何想的,与同学交流。2.分析与解答。(1)交流思考: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独立思考如何列式。(2)汇报后,教师板书:4.75-3.4=(3)教师提问: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试一试, 再与同学交流。(4)教师总结学生交流的方法。(5)出示课本试一试: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 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6)根据学生计算的结果进行讲解。4.75+2.65=7.40你能把计算的结果化简吗?师总结:小数末尾的0去掉。3.回顾与反思:提问:小数加、 减法与整数加、 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计算小数加、 减法要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汇报结果。(2)师总结:易错警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一般把0去掉。学习任务四:达标检测,巩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求一个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能从不同角度加深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并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达标练习---活“应用”一、课堂练习二、学以致用1.用竖式计算。6.26 4.6= 7.49 3.8= 3.67+4.4= 0.86+0.23=2.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0.7 + 0.3 = 1.6 - 0.4 = 0.65 - 0.25 =4.5 + 0.5 = 6 + 3.4 = 0.82 - 0.42 =三、拓展提升3.商店里一支钢笔5.6元,一支毛笔6.8元,一支中性笔比一支钢笔便宜1.8元.买一支中性笔要付多少元?4.小马虎计算一个数减1.45,误将减号当加号结果得5.82,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多少?5.五年级两个班捡废品,一班捡了19.15千克,二班比一班少捡1.87千克.两个班一共捡了多少千克 【作业设计】作业布置---拓“延伸”试着寻找小数加减法的题目,求出他们的结果。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笔算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一般把0去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