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课时目标1.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观察菱形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能力.2.经历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重点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学习难点菱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课时活动设计回顾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矩形的性质有哪些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有什么联系 思考还有没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从哪方面入手研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以及矩形的研究路径,为菱形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学习的一致性.学生动手演示(几何画板)可变化的平行四边形,其他学生观察变化过程中的特例,特殊在哪里 你能试着给菱形下个定义吗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平行四边形的运动变化,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的特例,让学生体会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通过分析、比较、交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后得出定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探究菱形的性质.问题1:请设计菱形的研究路径,并说一说你这样设计的依据.问题2:思考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吗 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 菱形还有特殊的性质吗 应该如何研究 问题3:请根据菱形的定义画出标准的菱形,然后剪下来,通过观察、操作,判断菱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有几条 分别是哪条直线 问题4:在折叠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 你能得到哪些猜想 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猜想: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求证:(1)AB=BC=CD=DA.(2)AC⊥DB.(3)∠ADB=∠CDB,∠ABD=∠CBD,∠DAC=∠BAC,∠DCA=∠BCA.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D=CB.∵AB=AD,∴AB=BC=CD=DA.(2)在△ADO和△CDO中,∵DA=DC,DO=DO,AO=CO,∴△ADO≌△CDO.∴∠AOD=∠COD.∵∠AOD+∠COD=180°,∴∠AOD=∠COD=90°.∴AC⊥DB.(3)∵△ADO≌△CDO,∴∠ADB=∠CDB,∠DAC=∠DCA.∵AB∥CD,AD∥CB,∴∠ADB=∠CBD,∠CDB=∠ABD,∠DAC=∠BCA,∠DCA=∠BAC.∴∠ADB=∠CDB,∠ABD=∠CBD,∠DAC=∠BAC,∠DCA=∠BCA.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设计,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的相通之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证明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观察下图菱形,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请找出其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特殊的三角形以及全等的三角形.得到结论: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设计意图:菱形每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是轴对称的等腰三角形,而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一认知是后面更多探究和证明的思考依据.通过观察图形,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及模型意识.总结菱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你能用三种数学语言表达这些性质吗 解:能.1.文字语言:(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图形语言:(1) (2)3.符号语言:(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2)∵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BAO=∠DAO,∠BCO=∠DCO,∠ABO=∠CBO,∠ADO=∠CDO.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菱形性质的过程,体会几何图形间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的相通之处,体会发现、提出、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表达过程,以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巩固练习,变式提高先独立完成教材第142页例1,并求出菱形ABCD的面积.说一说你是如何求出菱形面积的.你能总结出一个求菱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吗 这个方法只适用于菱形吗 如果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你还能求出什么 例1 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 cm,∠ABC=120°.求对角线BD和AC的长.解:∵AB+BC+CD+AD=16 cm,∴AB=BC=CD=AD=×16=4(cm).∵BD平分∠ABC,∠ABC=120°,∴∠ABD=60°.∴△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4 cm.在Rt△AOB中,OB=2 cm,AO====2(cm),AC=2AO=4(cm).菱形ABCD的面积=×4×4=8(cm2).菱形的面积为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两对角线相乘)÷2.(只要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都可用,如正方形,菱形,记为:二分之一对角线相乘)设计意图:本环节力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通过求菱形的面积,让学生总结出菱形的面积公式: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并探究发现这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通过这一公式让学生联想到已知对角线可以求面积、边长、高等一系列的未知量.通过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以及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节课我们研究了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总结:(1)在探寻菱形的定义及性质时,你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 积累了哪些活动经验 (2)请预测菱形后续还会研究哪些内容 怎样研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反思,可进一步加深几何图形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的理解,明确科学的探究方法要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得出结论的过程.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只有以反思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1.教材第143页习题A组第1题,B组第1,2题.2.相关练习.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图形 对称性 边 角 对角线中心对称 对边平行 且相等 对角相等, 邻角互补 对角线互 相平分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轴对称, 中心对称 四条边 相等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