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目标1.在探究表示较大数或较小数的过程中,体会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2.通过启发引导,合作交流等探究方法,让学生感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优越性,有意识的增强学生对大数的数感.3.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学习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学习难点正确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及应用.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较大或较小的数.例如:(1)人体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为0.000 007 7 m;(2)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3)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在15万亿吨以上;(4)纳米(nm)是长度单位,1 nm(纳米)=0.000 000 001 mm;(5)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理论厚度仅0.000 000 000 34 m.这些较大或较小的数,读和写起来都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展示并引出新课.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回顾计算:101= 10 ,102= 100 ,103= 1 000 ,104= 10 000 ,106= 1 000 000 ,1010= 10 000 000 000 ,…. 10-1= 0.1 ,10-2= 0.01 ,10-3= 0.001 ,10-4= 0.000 1 ,10-6= 0.000 001 ,10-10= 0.000 000 000 1 ,….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旧知识,为学新知识作铺垫.互动探究通过上面的计算,想一想:①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②指数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1.绝对值大于10的数:(1)10n=1,n恰好是1后面0的个数.故1后面有多少个0,10的幂指数就是多少.例如:1=107.2.绝对值小于1的数:(1)10n=,n恰好是1前面0的个数.(2)10n=,n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故1前面有多少个0,10的幂指数就是负的多少.知识要点:把一个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写成 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此时,n为整数,n等于原数整数位数减去1.设计意图: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计算,归纳和概括,得出猜想.典例精讲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3 515 000; (2)10 300 000; (3)0.000 005; (4)0.000 000 012解:(1)3 515 000=3.515×1 000 000=3.515×106;(2)10 300 000=1.03×10 000 000=1.03×107;(3)0.000 005=5×0.000 001=5×=5×10-6;(4)0.000 000 012=1.2×0.000 000 01=1.2×=1.2×10-8.例2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是指光行走一年的距离,一般被用于计算恒星间的距离.(1) 已知光的速度约为3×105 km/s,如果按1年为365天,每天为8.64×104 s计算,1光年约等于多少千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 太阳系以外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3.99×1013 km.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合多少光年 解:(1)3×105×8.64×104×365=9 460.8×109≈9.46×1012(km).(2)3.99×1013÷(9.46×1012)≈0.422×10=4.22(光年).答:1光年约等于9.46×1012 km,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合4.22光年.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积极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感到困惑的地方.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同学们互帮互助,解决困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1.教材第94页练习,第95页习题A组第1,2,3题,B组第1,3题.2.相关练习.8.6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写成 a×10n (1≤a<10,n为整数)的形式,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例1 例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