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数学思考。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周长计算的意义,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重 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难 点 运用周长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了测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找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所以教师把引导的重点放在感悟每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核心素养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第三单元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引“探究”【设计意图: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超市购物,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的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1. 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 已知两只蚂蚁爬行的速度相同。谁先抓到蜗牛?交流:同时抓到蜗牛,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习“方法”学习任务一: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活动,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3: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1)思考:篮球场是什么形状的?(2)由题目你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学生交流。(3)怎样计算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后再与同桌同学交流自己的解答过程。(4)组织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篮球场的周长的?你能结合算式解释自己的想法吗?根据预设的层次指名汇报,并形成如下的板书:①28+15+28+15=86(米);②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③28+15=43(米),43×2=86(米)。(5)组织比较,你认为哪些算法是比较简便的?小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易错警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很灵活,只要合理就可以。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探究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设计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也较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1.出示试一试: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学生解答后,组织交流,并形成如下的板书:(1)25+25+25+25=100(厘米);(2)25×4=100(厘米)。2.比较:算出的都是正方形几条边的长度之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一些?学生交流。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三、达标练习---活“应用”【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1.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各需要知道什么?先量一量,再计算。3.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4. 给一面边长80厘米的正方形镜子做铝合金边框,大约需要多长的铝合金条?5. 一块长方形菜地,宽18米,且宽比长短2米,这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四、总结评价---促“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2.总结:(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作业设计】1. 完成《学习任务单》,做好相应笔记。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课后反思】不同的学生因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知识积累、思维方式等不同,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猜测、去验证、去比较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掌握最简便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习目的性也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思维变得活跃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