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钟表》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关系图二、课标分析(一)课标摘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本单元内容安排在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中。具体要求如下:1.学段目标在主题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应用意识。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的信息,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2.课程内容内容要求: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学业要求:能说出钟表上的时间,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教学提示: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时间意义,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二)课标分解1.课标解读: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学什么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具体是指:初步认识钟表,知道钟面是由12个数字以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能正确认读“整时”并学会其简便写法,初步认识“快到几时”,“刚过几时”。学到什么程度 “能说出钟表上的时间,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 具体是指:知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还差一点儿到12,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到几时”。以及分针超12一点儿,时针指向几,可以说成“刚过几时”。能把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跟时间联系到一起。怎么学 1.借助钟面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交流与比较、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初步认识钟表。 2.结合“制定校车时间表”,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认真观察探索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位置的规律,学会表达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2.从课标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结合这本单元内容重点解释一下核心素养,进行核心素养分析)序号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1 应用意识 1.能够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 2.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2 模型意识 能够用合理的方法判断“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分针指向 12 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还差一点儿到 12,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到几时”;分针超过12 一点儿,时针指向几,可以说成“刚过几时”。三、教材分析1.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学习本单元是学习时间的起始单元。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时、分、秒”、“年、月、日”等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横向分析——对比各版本教材明确教学核心要素通过对比发现: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根据课标中“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来编排的。本单元知识脉络清晰、板块明显,以“下雨了”为主题情境,围绕老师分别给3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到家时间的数学问题展开学习,借助问题“小力,你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产生学习钟表的必要性,引入对“整时”的认读方法的学习,并认识了分针和时针。借助问题“小青和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引出“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的学习,并在自主练习中加强巩固,体现本单元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分析,整体上看,本单元非常注重情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知识探索的系统性和递进性、思维训练的启发性和层次性,符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四、学情分析(一)学情调研调研项目 调研内容 结果统计A B C对钟表的认识 1.你见过钟表吗?钟面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1)独立解决问题。 (2)钟面上的数字是用来干什么的? (3)钟面上的长针叫什么?短针呢? 解答正确 思路清晰 解答正确 思路不清 解答错误对认读时间方法的理解 2.现在钟表上的时间是?(整时) 你能读出表中的时间吗? 请说出这样读的理由。 认读正确 表达清楚 认读正确 表达不清 认读错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前测 现在钟表上的时间是?(快到几时、刚过几时) (1)你能读出表中的时间吗? (2)请说出这样读的理由。 (3)说出自己在认读时间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认读正确 表达清楚 能说出困惑 认读正确 表达不清 能说出困惑 认读错误通过观察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在钟表的认识方面,有 %学生解答正确且思路清晰;有 %学生解答正确但思路不清晰;有 %学生解答错误。在认读时间方法的理解方面,有 %学生认读正确且表达清楚;有 %学生认读正确但表达不清楚;有 %学生认读错误。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前测方面,有 %学生认读正确且表达清楚,能说出困惑;有 %学生认读正确但表达不清,能说出困惑;有 %学生认读错误。总体来看,有 %学生学习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方法,利用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迁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已具备,为认识钟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学情分析根据学情调研结果,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识水平分析如下:1.知识基础学生已认识2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认读时间的经历和基础,大多数学生已经积累了在钟表上看时间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分辨长针短针,能说出钟面上是几点钟。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整时”的认读方法。但是大部分的孩子虽然能认读“整时”,没有注意过整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指在哪里,这是认读时间的关键。2.学识水平学生年龄小,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欠缺,语言表达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时针、分针的位置易混淆,很容易出现表述错误。在解决问题时缺少梳理信息的意识和方法容易出错。所以本单元重点应放在“整时”的认读方法,学生能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帮助学生建立对“刚过几时”和“快到几时”的认知经验,弄清楚“整时”“刚过几时”和“快到几时”时针、分针指在哪里,从生活经验抽象到数学学习中的认读时间方法,从而学会认读方法。五、大概念:通过课程分析、核心素养、教材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认识钟表的大概念是时间单位。本单元是认识时间的起始单元,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时间单位,只是从钟表上认识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学习整时的读写方法。六、单元目标综合考虑以上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调研的结果,确定本单元的目标为:1.借助钟面和多媒体课件,通过观察知道钟面是由12个数字以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能正确认读“整时”,学会其简便写法,初步认识“快到几时”,“刚过几时”。2.借助“制定校车时间表”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分针、时针的位置规律,正确探究出“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的认读方法。3.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七、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子问题)基本问题 子问题1.钟面上有什么? 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 钟面上的短针叫什么? 3. 钟面上的长针叫什么?2. 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指针分别指在哪里? 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长针指在哪里? 5时的时候,短针指在哪里?3.快到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指针指在哪里? 1.快到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长针指在哪里? 2.快到5时的时候,短针指在哪里?4.刚过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指针指在哪里? 刚过5时的时候 ,钟面上的长针指在哪里? 刚过5时的时候 ,短针指在哪里?一、设计任务情境1.本单元学习的3条主线。生活线:以“制定校车时间表”为学习情境,完成学习任务。数学线: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快到几时、刚过几时。思维线:学生经历明晰认识明确概念、拓展思维深化认识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钟表上表示的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2.单元学习框架:二、设计评价任务基本问题 子问题 评价任务1.钟面上有什么? 1.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 2.钟面上的短针叫什么? 3. 钟面上的长针叫什么? 1.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 2.知道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2. 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指针指向哪里? 1. 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长针指在哪里? 2. 5时的时候,短针指在哪里? 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3.快到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指针指向哪里? 1.快到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长针指在哪里? 2.快到5时的时候,短针指在哪里? 知道分针快走到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到几时。4. 刚过5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指针指向哪里? 1.刚过5时的时候 ,钟面上的长针指在哪里? 2. 刚过5时的时候 ,短针指在哪里? 知道分针刚走过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到几时。三、制定学习标准(单元评价量表)基本问题 自主评价学习目标 表现程度 单元起始课 单元探究、 整理课A B C制定校车时间表 ①根据情境制定出校车时间表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能 不太确定 不能②阅读学习标准,明确学习方向,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能 不太确定 不能③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在老师指导下,能规划出单元学习路径图。 能 不太确定 不能认识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 1.知道钟面上有什么 能 不太确定 不能2.能正确认读“整时” 能 不太确定 不能3.会整时的简便写法 能 不太确定 不能4.认识“快到几时” 能 不太确定 不能5.认识“刚过几时” 能 不太确定 不能课型 学习任务 课时数起始课 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规划路径, 1探究、整理课 认识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完善单元路径,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1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课时备课课题 《认识钟表》起始课日期 2023.1.28 节次 1来源 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型 单元起始课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备课人 单位学习内容分析 单元起始课是统领本单元学习的一节课,对整个单元的整体实施至关重要,在单元起始课交代单元情境任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到单元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提出单元基本问题,从而认清单元学习的方向,感受单元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学习标准,自主规划学习路径,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习 目标 1.根据情境提出制定时间表的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2.阅读学习标准,明确学习方向,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3.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规划出单元学习路径图。学习 重难点 重点:认识整时 难点:认识“快到几时”,“刚过几时”。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钟面 学生准备:白纸,笔教学过程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达成目标1:根据情境制定出校车时间表的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问题。 任务一:观察情境图,分解任务,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有一部分同学乘坐校车上学、回家。使用春季时间表后,乘车时间也有了变化,一年级同学乘坐的校车下午五点准时从学校发车,请你为校车司机、乘车同学、接孩子的家长制定一个时间表。 要制定出时间表,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自主探究,制定方案。 活动一:认识钟表 要想制定出时间表,首先要认识钟表。 提出问题:钟面上有什么?它们分别叫什么? 活动二:校车发车时间 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发车。 提出问题: 在钟表上,5时是怎么表示的? 活动三:司机到校时间 提出问题: 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出发,司机最晚应在什么时间到学校?钟表上是怎么表示的? 活动四:家长接孩子时间 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出发,家长应在什么时间到达站点? A.能对单元任务进行分解,逻辑清晰,并能针对每一步提出基本问题。 B. 能对单元任务进行分解,逻辑清晰,不能提出问题。 C. 不能对单元任务进行分解。达成目标2: 阅读学习标准,明确学习方向,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 任务二: 阅读学习标准并进行自评。 三、阅读学习标准,完成自主评价 刚才,我们共同梳理了制定时间表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本单元的问题单。 解决了这些问题会达到怎样的学习结果,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学习标准。 活动:阅读学习标准。 (1)共同阅读学习标准,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相关评价,阅读过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简单进行标注。 (2)小组交流评价结果及困惑。 A.自主阅读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梳理出疑惑 B. 自主阅读学习标准完成自评、不能梳理出疑惑。 不能自评。达成目标3: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规划出单元学习路径图。 任务三:绘制单元学习路径图并小组交流补充形成本单元学习路径图。 四、合作交流,绘制路径 老师指导绘制单元基本路径图。 小组展示交流本单元学习路径图,说明绘制依据。 教师总结,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A.小组完成单元学习路径图,并有理有据地解释清晰。 B. 小组完成单元学习路径图,不能解释清晰。 C. 未完成单元学习路径图。作业布置 做一个钟面模型。板书设计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课时备课课题 《认识钟表》探究、整理课日期 2023.1.28 节次 2来源 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型 单元探究、整理课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备课人 单位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部分,是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能分辨长针和短针,能说出钟面上是几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和认读“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等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学习 目标 探究部分: 1.借助钟面和多媒体课件,通过观察知道钟面是由12个数字以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能正确认读“整时”,学会其简便写法,初步认识“快到几时”、“刚过几时”。 2.借助“制定校车时间表”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分针、时针的位置规律,正确探究出“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的认读方法。 3.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 整理部分: 1.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2.根据学习标准完成自评,清晰本单元的学习结果。学习 重难点 重点: 1.“整时”的认读方法。 2.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清晰、完整的学习路径图。 难点:认读“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前 准备 钟面,课件,单元学习路径图,练习题教学过程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教活动 评价标准达成目标1:1.明确本节课解决的生活问题,能说出背后的数学问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标准。 能正确描述时间并能说出如何研究。 任务一:分析路径图、关联整体、明确问题 关联整体: 1.结合学生制定的学习路径图及问题,分析本课的研究方向,并明确学习标准。 问题:本节课的任务是“整时”的认读方法及认识分针、时针和 认读“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请仔细阅读学习标准,看看我们要学会哪些内容? 2. 出示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一:钟面上有什么?它们分别叫什么?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发车。在钟表上,5时是怎么表示的? 问题二: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出发,司机最晚应在什么时间到学校?钟表上是怎么表示的? 问题三: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出发,家长应在什么时间到达站点? A.能提出数学问题、能正确描述时间并能说出如何研究。 B.问题提出不够全面、能正确描述时间但不能说出如何研究。 C.不能提出问题。 C.达成探究部分目标1、2、3:在解决钟面上的5时怎么表示中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总结出整时的认读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认读。 任务二:通过观察谈论知道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及5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规律。 活动一:认识钟表。 1.学生观察钟面。 追问:钟面上这两根针一样吗?又粗又短的针叫什么?又细又长的叫什么? 2.探索5时是怎样表示的。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发车。在钟面上,5时是怎么表示的? 全班汇报交流 。 追问:你有什么发现?(时针指向5,分针指向12。) 3.你能认读下面的时间吗? (1)独立认读。 (2)全班汇报交流。 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和5时的认读方法一样。) (3)总结“整时”认读方法。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能正确的描述5时是怎么表示的并能发现整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规律。 B. 能正确的描述5时是怎么表示的,但不能发现整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规律。 C C. 不能正确描述5时是怎么表示的。达成探究部分目标1、2、3:在解决司机最晚应在什么时间到学校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快到几时”的方法,能正确认读。 达成探究部分目标1、2、3:在解决家长应在什么时间到达站点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几时刚过”的方法,并能正确认读。 任务三: 探索快到几时的认读方法。 任务四: 探索几时刚过的认读方法。 活动二: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出发,司机最晚应在什么时间到学校?钟表上是怎么表示的? 1.学生尝试独立认读。 2.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交流汇报,认读方法。 小结:当分针接近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快到几时。 4.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追问:整时和快到几时有什么异同? (整时分针指向12,快到几时分针接近12。) 活动三:校车下午5时从学校出发,家长应在什么时间到达站点? 1.学生独立思考。 2.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交流汇报,认读方法。 小结:当分针刚刚超过12,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刚过。 追问: “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的认读方法有什么异同点? 活动四:回头看。(明确认读方法) 小结“整时”、 “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的认读方法。 追问:“整时”的认读方法和 “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的认读方法有什么异同点? A.能正确认读快到几时,说出认读依据。 B. 能正确认读快到几时,不能说出认读依据。 C.不能正确认读快到几时。 A.能正确认读快到几时,说出认读依据。 B. 能正确认读快到几时,不能说出认读依据。 C.不能正确认读快到几时。 C.达成整理部分目标1、2: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任务五:完善学习路径图。 活动五:展示交流,完善建构 小组合作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回想整个学习过程,我们在乘坐校车的实际问题中,学会了“整时”、 “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的认读方法。 A. 能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B. 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能说明白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C.不能自主梳理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达成整理部分目标1、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能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任务六:综合应用,达到本单元知识的灵活运用。 活动六:迁移应用,评价矫正。 连一连。 5时 刚过5时 2. 下面哪个钟面表示的是小东吃早餐的时间。请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 ) ( ) 3.画一画 7时 11时 小组互相评价,反思修订错误。 小组同学互相批改,个别问题在优等生的帮助下进行订正,共性问题,老师集中评讲。 A.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认读并能说出口算依据。 B.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认读但不能说出口算依据。 C.不能正确认读。达成目标:完善研究路径,丰富思维能力。 任务七:总结反思提升。 活动七:回顾过程,梳理总结 (1)独立阅读学习标准,针对自己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出相关评价,将存在困惑的地方简单进行标注。 (2)完善单元路径图,将收获和困惑整理到路径图中。 A.小组完成单元路径图并能有理有据地解释清楚。 B. 小组完成单元路径图,不能有理有据地解释清楚。 C. 小组未完成单元路径图。作 业 布 置 1.自主练习1、2、3、5、6 2.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并认识一下日晷和铜漏壶计时工具的利用原理。板 书 设 计 认识钟表 时针 分针 校车到校时间 校车发车时间 家长到达站点时间 快到5时 5时 刚过 5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