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设计课 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第 4单 元 第4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 课 教 师学习目标 1.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发展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从加法中迁移到减法中来。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是10以内的减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这部分教学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核心素养 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教学辅助 课件、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 1. 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1)计算。 算一算,填一填。 2. 分析: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习“方法” 任务一: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在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这节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节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感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交流过程中发挥合作的作用,互学互助,合作分享,尽量要求发表不同的观点。】 课件出示例4情境。 大巴车一共有45个座位,已经有30人上车了,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完成下列任务。 1.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和同学说一说。 2.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的计算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1)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小组内汇报计算方法: (3)小组内交流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顺便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大家听。 (4)小组长整理汇报各组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4.追问:为什么不用5-3,而用40-30呢? (1)看图说想法,比比谁说的好。 (2)小结口算方法,并与加法相比较,进一步理解算法。 易错警示:两位数减整十数其计算方法与两位数加整十数算法相同,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5.教师板书: 6.通过分析总结出(两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再用得数加一位数。) 任务二: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基于两位数减整十数运算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的意识,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以计算】 出示课件,刚刚我们求得是已经上车30人,还有15个空位,那现在大家多都上去啦,但是车上还有3个空位,那老师就要问大家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1.列式:45-3= 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组内交流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顺便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大家听。 4.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算法。 5.教师板书: 6.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得数与整十数相加。 易错警示:两位数减整十数其计算方法与两位数加一位数方法基本相同,注意最后要用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减的得数。 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掌握算理,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整体的口算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 1.教材P51 想想做做 第1题。 2.教材P55练习一 第5题 3.教材P51 想想做做 第3题。 4.教材P52 想想做做 第8题 5.(易错题)小军有48张圆卡,送给小华3张后,和小华的同样多,小华原来有多少张圆卡?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学习评价 3.课后作业: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板书 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教学 反思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因此在教学预设时,要特别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索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