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有关0 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 P6 例3。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理解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在运算中的作用。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难点理解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方法演示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比赛激趣,导入新知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课件出示习题)比一比,算一算。0+568= 0×78= 0÷23=29×0= 128-128= 0÷76=235+0= 99-0=师:回顾刚才的比赛活动,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关于 0 想必同学们都不陌生。毕竟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想考试得 0分,因为 0 就是没有,代表你没有一道题是对的,你的知识没过关,当然,我相信大家都会争取考100分的。 既然0代表什么都没有,也就是 1 和 0 相加还是1,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除了这些,0有很多特性,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有关0 的运算)【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算一算”,既让学生复习了关于 0 的运算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将分散学习的有关0 的运算知识系统化,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探究新知1.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1)师:根据刚才练习的一组算式,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举例。②全班交流。(2)引导学生小结。学生归纳,教师板书: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一个数加上 0 或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 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 0 的数,还得 0。【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回忆、整理和概括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2.理解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1)师:刚刚同学们总结出“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都得 0”,那如果用0 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为什么 ①小组讨论。②集体交流分享。(2)师:试一试能否计算“0÷0”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 相乘都得0。(板书:0 不能作除数)【设计意图】本环节借一个非 0 的数除以 0 与0÷0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例子的讨论获得“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这个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三、巩固拓展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P8“练习二”第 7 题。第7 题是有关0的运算的专项练习,重在帮助学生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学生解题应该没问题,但要关注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P8“练习二”第 6 题。第6题是利用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于“还剩3 个”不知怎样正确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P8“练习二”第 8 题。 让学生经历“填表——说思路”的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进而让学生观察比较表中数据变化,初步渗透函数思想。4.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P8“练习二”第 9 题。有的学生可能不懂题目意思,要让学生明白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经历不同表征转换的过程。5.教材P8“练习二”第10*题。(1)教师点拨:要改写成综合算式,需把最后一个算式中的两个圆替换成上面的算式。(2)学生独立完成。6.破译密码。(课件出示教材 P8的思考题)(1)四人一小组讨论确定解题思路。(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及时引导,这道题需要用逆推的方法。7.数学游戏。(课件出示教材 P6 的“数学游戏”)(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2)汇报交流,集体分享。8.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数学“0”(1)“0”表示没有。盘子里有 0 个苹果。(2)“0”表示起点。(3)“0”表示分界线。①0℃将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分开。②位于青岛市东海中路银海大世界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是国内唯一的水准零点。(4)“0”表示精确度或占位作用。表示 0分。 105 中“0”表示十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9.利用本节课学到的“有关0 的运算”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来表明自己对于“0不能做除数”这个结论的理解和分析。师评价:同学们,你们能通过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 不能作除数的结论。说明大家都进行了深度思考,且再一次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也牢固掌握结论。老师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和欣慰,希望继续做一个认真思考的孩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学生在一年级时就认识了0,并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本节课要让学生将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了解О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节课通过安排练习发现规律,巧妙地把本节课的重、难点贯穿于具体的运算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整个教学过程都采取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对于0不能作除数,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记忆,就不利于学生理解。通过举例之后,学生对于“О不能作除数”就理解得更好了!使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计算的结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并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展示多样性的解决方法﹐并且积极讨论,为接下来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