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本节课让学生自主整理梳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学情,查漏补缺,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呈现,让学生更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有梯度的练习,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知识,进一步分清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计算。
2.通过自主整理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梳理的方法。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梳理,辨析和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数学书、前测分析。
学生:知识梳理的作品,前测,数学书,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梳理建构
呈现学生的作品交流
交流:
①怎么整理的?(形式)
②整理了哪些内容?
③你有什么补充和建议?
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一些概念知识进行提问,完成板书。
例如:
①棱长总和为什么要×4?×12?
②表面积怎么算?
③体积与容积什么关系?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什么关系?
④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求?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整理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加深辨析与理解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梳理的方法。
二、查漏补缺
出示前测题目
反馈:
①选择情况分布
②每一种情况对应的图形形状
设计意图
这题的目的是考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棱的关系以及学生脑中有没有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2.要制作一个无盖的水族箱的是长方体,长12分米、宽5分米、高9分米。
(1)现在要在水族箱各边都安装上角铁。至少需要多少分米的角铁?
(2)制作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3)这个水族箱能装多少升水?
反馈:
①每一题求什么?你是怎么判断的?(单位/题意)
②第二小题,错例分析,还有类似的情况吗?(水池、教师、抽屉、通风管,看清到底有几个面)
[判断几个面]一个教室长8m,宽6m,高3m,在教师的四壁贴墙纸,除去门窗的面积10m2,如果每平方米墙纸需要60元,买墙纸一共要多少元(不考虑浪费的材料)?
设计意图
第二题中第1小题考察棱长总和,共35人,做对25人。第2小题考察表面积,做对21人。第3小题考察容积,做对30人。
第2小题,错得多,对学生的错误点,进行错例分析,再通过类似题目加强练习。进一步分清各种表面积,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3.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cm)
反馈:
①出示表面积错例判断,分析
②呈现两种方法,借助动画理解
正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重叠部分
长方体表面积+正方体侧面积??
(动画,正方形往上拉)
③想象思考,如果正方形往下,体积和表面积会如何变化?
如果不是角上呢?边上?中间?(关注表面积的变化)
设计意图
对于第2小题求表面积错误率高,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较直观的呈现不规则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解决这个“难点”,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直观基础”。再通过题目变式,正方体角边上往下沉,或往中间沉等不同地置,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通过有梯度的练习,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拓展提升
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盒子,长是25cm、宽是10cm、高是6cm。王阿姨要把这两个盒子用包装纸包在一块,请你帮王阿姨想一想,她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重合处忽略不计)
反馈:
①可以怎么拼?画一画。
②拼的的图形长宽高各是多少?
③“至少”,哪一种,如何计算?
2.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边长是12cm 的正方形。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反馈:
①画图。
②长宽高在哪?
③能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吗?体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