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考点归纳+题型精讲+通关题组)(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考点归纳+题型精讲+通关题组)(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考点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用两位数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的的积加起来。
2、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似,在把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分别与三位数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的数,那么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位的数,那么进位的数是几就在这一位写几。
考点二:认识简单的数量关系
1、单价是指单个物品的价钱。
2、购物活动中的数量关系:总结=单价×数量,单价=总结÷数量,数量=总结÷单价。
3、速度是指每分钟或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4、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考点三:积的变化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考点四: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得数得末尾添几个0。
关于五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积大小的问题。
积最大:(1)较大的数字尽量往高位写;(2)大小数搭配;(3)组成的两个数差最小。
积最小:(1)较小的数字尽量往高位写(0除外);(2)大小数搭配;(3)组成的两个数差最大。
题型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精讲一】某公司要在“节”当天为全公司的21名女员工每人发一份礼品,每份礼品需要112元,买这些礼品准备2500元够吗?( )
A.够 B.不够 C.无法确定
【分析】用女员工总人数乘每份礼品的价钱,求出购买这些礼品花费的钱数。再和准备的钱数比较大小。
【详解】112×21=2352(元)
2352<2500
则买这些礼品准备2500元够。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精讲二】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用竖式计算(如图):
这一步计算结果表示的是( )。
A.绕地球2圈需要228分
B.绕地球20圈需要2280分
C.绕地球20圈需要228分
【分析】用绕地球1圈需要的时间乘圈数,求出绕地球21圈需要的时间。计算114×21时,用21十位上的2乘114,得到2个十乘114,得到228个十,表示绕地球20圈需要2280分。
【详解】由分析得:
这一步计算结果表示的是绕地球20圈需要2280分。
故答案为:B
【精讲三】超市以每袋73元的进价购入290袋大米,超市已经按每袋79元的价钱售出了257袋,剩下的每袋降价5元出售,将剩的全部出售完,这批大米能赚多少元钱?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进价购入290袋大米的钱数,按每袋79元的价钱售出大米的钱数,降价5元出售大米的钱数,把售出的钱数相加,再减去进价购入290袋大米的钱数即可求解。
【详解】
(元)
答:这批大米能赚1575元钱。
【分析】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整数的四则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的知识点。
【精讲四】元旦前,水果店的老板以18元一箱的价格购进了300箱水果,元旦期间以25元一箱的价格卖出280箱,元旦过后,老板将剩下的水果以15元一箱的价格卖完了。老板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亏了)多少钱?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进货与卖出的钱数,然后再比较解答。
【详解】18×300=5400(元)
25×280+15×(300﹣280)
=7000+300
=7300(元)
7300>5400
7300﹣5400=1900(元)
答:老板是赚了,赚了1900元钱。
【分析】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明确以25元一箱和15元一箱卖出的箱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型二:认识简单的数量关系
【精讲一】小明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用了1小时,已知小明的骑车速度为198米/分,则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
A.19800 B.11880 C.11480
【分析】路程=时间×速度,1小时=60分钟,用时间乘小明骑车的速度即可求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
【详解】1小时=60分钟
60×198=11880(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普通行程问题,解题关键是要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精讲二】一盒牛奶250毫升,每盒4元,16盒装一箱。一箱牛奶共有( )升。买一箱牛奶一共要( )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盒牛奶的容量×16=每箱牛奶的容量,依此计算并根据“1000毫升=1升”将单位化成升即可。
每盒牛奶的价钱×每箱牛奶的盒数=一箱牛奶的价钱,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250×16=4000(毫升)
4000毫升=4升
4×16=64(元)
一箱牛奶共有4升,买一箱牛奶一共要64元。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升、毫升的换算、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应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精讲三】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体育高老师添加了部分体育器材。其中买了102个排球,每个排球58元,一共花了多少元?还花了1044元买了12个篮球,每个篮球多少元?
【分析】用每个排球的价钱乘购买排球个数,求出花费总钱数。用买篮球花费的钱数除以篮球个数,求出每个篮球的价钱。
【详解】102×58=5916(元)
1044÷12=87(元)
答:一共花了5916元,每个篮球87元。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精讲四】如图,乐乐从家出发去少年宫,如果经过图书馆,那么一共需要8分钟。
(1)乐乐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照这样的速度,乐乐直接从家走到少年宫只要6分钟,乐乐直接从家去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分析】
(1)根据题图,乐乐从家出发去少年宫,经过图书馆,共走了535+417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乐乐行走速度。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1)(535+417)÷8
=952÷8
=119(米)
答:乐乐平均每分钟走119米。
(2)119×6=714(米)
答:乐乐直接从家去少年宫的路程是714米。
【分析】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题型三:积的变化规律
【精讲一】下面四道算式中,算式( )与其他算式的结果都不相等。
A.650×20 B.6500×2 C.65×200 D.605×20
【分析】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50×20=6500×2=65×200,只有605×20的结果不相同。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精讲二】一道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8,另一个乘数也乘8,积增加378,原来乘法算式积是( )。
【分析】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如果两个乘数都乘同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8,另一个乘数也乘8,积乘(8×8),也就是积扩大到原来的(8×8)倍,增加原数的(8×8-1)倍,正好增加了378,378除以(8×8-1)即可算出原来的积。
【详解】378÷(8×8-1)
=378÷(64-1)
=378÷63
=6
一道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乘8,另一个乘数也乘8,积增加378,原来乘法算式积是6。
【分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精讲三】一块菜地(如图),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36米,扩大后的菜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依依:□ (平方米) 壮壮:□ (米) (平方米) (平方米)
(1)上面是2个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你认为谁的解法是正确的?请你在他们名字旁的□里画“√”。
(2)在你认为正确的解法中,你最喜欢谁的解法?请你用文字说明这种解法的思路。
【分析】(1)依依同学运用乘法积的变化规律,先算出宽变为原来的几倍,再算出宽比原来增加了倍,再用菜地原本的面积乘菜地面积增加的倍数,即可算出扩大后菜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壮壮同学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菜地原本的长是多少,再计算出扩大后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最后用扩大后菜地的面积减去原本的面积,即可算出扩大后菜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
(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解题方法,说出解题思路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由分析可知,两位同学的计算过程都是正确的,扩大后的面积比原来面积增加了960平方米。
(2)我最喜欢依依的解题思路。依依先算出了增加后的宽是原本宽的几倍,再算出宽增加了多少倍,然后根据乘法积的变化规律,算出扩大后的面积比原本增加960平方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积的积的变化规律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
题型四: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精讲一】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是两个数( )。
A.410和32 B.430和21 C.420和31
【分析】根据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所以要使乘积最大,组成一个两位数是41,一个三位数是320,或组成一个两位数是32,一个三位数是410,这时乘积最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用1、2、3、4、0成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41×320=410×32=13120。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乘法算式的性质及数位知识,关键是找出组成的两位数和三位数分别是多少,再进行解答即可。
【精讲二】李伯伯今年共收获了700千克甜橙。单价如图;线下卖出200千克,剩下的全部直播卖出,一共收入( )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甜橙线下单价乘卖出的质量即可算出线下卖甜橙收入(14×200)元。甜橙总质量减去线下卖出的质量可以算出直播卖出(700-200)千克,甜橙直播卖出单价乘卖出质量可以算出直播收入多少元,再将线下收入加上直播收入即可。
【详解】14×200=2800(元)
11×(700-200)
=11×500
=5500(元)
2800+5500=8300(元)
李伯伯今年共收获了700千克甜橙。单价如图;线下卖出200千克,剩下的全部直播卖出,一共收入(8300)元。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总价、单价、数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精讲三】王村小学每扇门的中间有一块长6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玻璃,整扇门的形状如图。现在要给20扇门的正面刷漆,刷漆的费用是每平方米80元。给这些门的正面刷漆一共需要多少元?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据此分别求出玻璃和门的面积,再用门的面积减去玻璃的面积即可求出一扇门要刷油漆的面积,再乘20即可求出20扇门需要刷油漆的面积;最后用20扇门需要刷油漆的面积乘每平方米刷漆的费用即可求解。
【详解】200×100-60×50
=20000-3000
=17000(平方厘米)
17000×20=340000(平方厘米)
340000平方厘米=34平方米
34×80=2720(元)
答:给这些门的正面刷漆一共需要2720元。
【精讲四】南京路小学四年级有42名男生,46名女生,他们到电影院观看爱国影片,该影院最多能容纳400人,票价如下表:
人数 单张购买 团队票(50人以上) 包场
票价 20元/张 12元/张 共2400元
(1)每辆车限载35人(不含司机),需要租多少辆车?
(2)该四年级购买团队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3)广州路小学现在要安排300名学生去观看爱国影片,请你通过计算比较,他们如何购票比较划算。提出你的建议。
【分析】(1)先用42+46求出总人数,再除以35,有余数就加1,即可求出需要多少辆车。
(2)用总人数×团队票价,即可求出购买团体票共需要多少元。
(3)300<400,所以可以选择包场;再分别求出单张购买、团队购买的费用,最后和包场的费用进行比较,看哪种购票方法花费最少即可。
【详解】(1)42+46=88(人)
88÷35=2(辆)……18(人)
2+1=3(辆)
答:需要租3辆车。
(2)12×88=1056(元)
答:该四年级购买团队票,一共需要1056元。
(3)300×20=6000(元)
300×12=3600(元)
300<400,可以选择包场是2400元
2400<3600<6000
答:他们包场比较划算;建议包场。
【分析】本题考查对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与运用。
一、填空题(共20分)
1.可可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60米,他用12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速度是( )米/分。
2.一列特快列车30分钟行驶60千米,它的速度是( ),李叔叔从嘉兴坐特快列车到北京需要14小时,嘉兴到北京的铁路线长( )千米。
3.一个苹果大约重200克,照这样推算,10000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 )吨,( )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20000吨。
4.一箱橙子有40个,任取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是99克、97克、102克、103克、94克。这箱橙子一共大约重( )千克。
5.1平方米的绿草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释放氧气15克,一个市民广场约有绿草地8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 )千克二氧化碳,释放( )千克氧气。
6.课桌椅的单价是325元/套,华新小学买了48套这样的课桌椅,从下图的竖式中可以知道:华新小学买( )套付了2600元,买40套付了( )元,买48套一共付了( )元。

7.如果,那么( ),( )。
8.一列高铁上午10:20出发,下午2:20到达终点站。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平均时速是300千米,这列车一共行驶( )千米。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
9.一种公文包每只198元,带了3200元,张老师想买16支这样的公文包,他带的钱( )(选填“够”或“不够”)。
10.按规律完成后面的题。
9×9=81,99×99=9801,999×999=998001,9999×9999=99980001,99999×99999=( ),以上结果需要读出( )个“零”。
二、判断题(共10分)
11.计算152×34时,用十位上的“3”去乘152得456。( )
12.两个数的积是300,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积是1500。( )
13.如果★×□=50,那么(★×2)×(□×4)=400。( )
14.每双鞋50元,求300元买多少双鞋,是求数量。( )
15.一本书28元,买107本书共需要多少钱?要解决这个问题应用除法计算。( )
三、选择题(共10分)
16.用计算器计算125×81时,林峰计算成了125×80,要使计算正确,还需要加上( )。
A.1 B.80 C.81 D.125
17.学校要添置28个篮球,篮球的单价是105元/个,一共需要多少元?下边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2个篮球210元 B.2个篮球2100元C.20个篮球210元 D.20个篮球2100元
18.下面是红星小学舞蹈社团购买演出服的发票。开票时,票据上不小心滴了墨水,遮住了单价中的一个数字,演出服的总价可能是( )元。

A.4500 B.5760 C.7155 D.9000
19.希望小学四年级今年秋游准备去工业基地研学,四年2班有50个同学要参加秋游,每个同学要交伙游费l25元,班长用计算器计算全班需缴交的费用时,他把50少按了一个0,并得到了积,他只要把125×5的积( )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A.除以5 B.乘5 C.除以10 D.乘10
20.仔细观察37×3=111;37×6=222;37×9=333;请你推算出37×18的得数是( )。
A.333 B.444 C.555 D.666
四、计算题(共6分)
21.(6分)用竖式计算。
380×12= 170×60= 18×400= 500×13=
五、解答题(共54分)
22.(6分)王阿姨家的水果店装修,需要粉刷的面积是198平方米,每平方米材料费45元,人工费每平方米20元。
(1)粉刷材料费一共多少元?
(2)装修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23.(6分)2023年5月28日,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商业首航成功。为庆祝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某超市决定售卖C919大型客机玩具模型。
C919大型客机玩具模型 零售价:124元/架 优惠价:94元/架
超市批发买来了90架C919大型客机玩具模型,每架买来的批发价为104元。按零售价卖了85架,剩下的5架按优惠价出售。如果全部售完,那么该超市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多少元?
24.(6分)城南小学在“书香少年”评选活动中,共有115名同学获一等奖,120名同学获二等奖。学校准备为获得一二等奖的同学每人颁发一件奖品,一等奖的奖品比二等奖的贵一些。请根据以上信息,设计一种购买方案,并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我的方案:一等奖奖品选择( ),二等奖奖品选择( )。
我的解答:
25.(6分)电影院的贵宾厅有60个座位,每场电影的票价要35元,今天共有6场电影,每场的票都卖完了,电影院出售贵宾厅的电影票能收入多少元钱?
26.(6分)放暑假时,小慧全家计划自驾汽车去A地旅行,途中要经过252千米的高速和130千米的其他路段,汽车在高速路段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在其他路段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请问从家出发后经过5小时,能到达A地吗?
27.(6分)四年级有105个同学去少年宫。

(1)单独购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2)如果按团体票价,每人只需26元,一共可以少付多少元?
28.(6分)苏宁电器商场从工厂批发了80台点读机,每台140元。
(1)商场先按每台180元的价钱卖出58台,商场共卖得多少元?
(2)剩下的每台卖120元,如果点读机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场是赚钱还是亏损?
29.(6分)张阿姨买了600毫升装的饮料15瓶,共花去45元。(以下两问选一问做,第二问分值大)
(1)每瓶饮料多少元?
(2)张阿姨买了几升饮料?
30.(6分)一个保温杯原来每个75元。由于产品成本提升,涨价后,原来买12个的钱现在少买了3个。涨价后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参考答案
1.80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960÷12=80(米/分)
平均速度是80米/分。
【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120千米/时 1680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按时算,也可以按分算,按分算是60÷30=2(千米/分),将其化为小时计算较简便;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计算出路程时。
【详解】60÷30=2(千米/分)
化成每小时的速度为:2×60=120(千米/时)
14×120=1680(千米)
一列特快列车30分钟行驶60千米,它的速度是120千米/时,李叔叔从嘉兴坐特快列车到北京需要14小时,嘉兴到北京的铁路线长1680千米。
3.2 100000000
【分析】10000乘200即可求出10000个苹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再根据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将单位化为吨,即可得10000个这样的苹果约重2吨;先求出20000吨里面有几个2吨,再用这个数乘10000即可得数量。
【详解】(克)
2000000克吨
(个)
10000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2吨,100000000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20000吨。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吨、千克、克之间进率掌握情况,计算时注意0的个数。
4.4
【分析】此题问的是大约共重多少克,即采用估算,因为任取的5个橙子的质量在100克左右浮动,所以将1个橙子的质量看作100克,用100乘40即可求出40个橙子的总质量,最后根据1千克=1000克,将单位化为千克即可。
【详解】100×40=4000(克)
4000克=4千克
这箱橙子一共大约重4千克。
【分析】估算时看这些数的浮动范围,将其看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5.16 12
【分析】绿草地面积乘1平方米的绿草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可以算出这个绿草地每天能吸收(800×20)克二氧化碳,再根据1千克=1000克,把绿草地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绿草地面积乘1平方米的绿草地每天能释放氧气质量可以算出这个绿草地每天能释放(800×15)克氧气,再根据1千克=1000克,把绿草地释放的氧气质量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800×20=16000(克)
16000克=16千克
800×15=12000(克)
12000克=12千克
1平方米的绿草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释放氧气15克,一个市民广场约有绿草地8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6)千克二氧化碳,释放(12)千克氧气。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熟记1千克=1000克是解题关键。
6.8 13000 15600
【分析】用每套课桌椅的价钱乘套数,求出花费总钱数,列式为325×48。计算时,用48个位上的8乘325,表示8个一乘325,得到2600个一。表示买8套课桌椅花费2600元。用48十位上的4乘325,表示4个十乘325,得到1300个十。表示买40套课桌椅花费13000元。将两个积相加,得到15600,表示买48套课桌椅花费15600元。
【详解】华新小学买8套付了2600元,买40套付了13000元,买48套一共付了15600元。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明确竖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7. 24000 120
【分析】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就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详解】(a×10)×(b×10)
=a×b×10×10
=240×10×10
=2400×10
=24000
(a÷6)×(b×3)
= a×b÷6×3
=240÷6×3
=40×3
=120
如果,那么(24000),(120)。
【分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8. 1200 路程=速度×时间
【分析】把下午2:20换算成24时计时法,用高铁到达终点站时间减去出发时间,可以算出这列高铁运行了几小时。路程=速度×时间,高铁的平均时速乘运行时间即可算出这列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详解】下午2:20=14:20
14:20-10:20=4(小时)
300×4=1200(千米)
一列高铁上午10:20出发,下午2:20到达终点站。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平均时速是300千米,这列车一共行驶(1200)千米。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分析】此题考查了经过时间的计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9.够
【分析】根据题意,用公文包的价格乘购买公文包的数量,求出买16支这样的公文包一共需要的钱数,再和32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在计算时注意,把198看作200,进行估即可。
【详解】198×16≈200×16=3200(元)
因为将198看作200估大了,所以实际价格比3200元要少,因此3200元够了。
所以他带的钱够。
10. 9999800001 1
【分析】观察算式:9×9=81,99×99=9801,999×999=998001,9999×9999=99980001,各位数字都是9的相同数字相乘,有几个9,则结果中就有(几-1)个9,加一个8,加(几-1)个0,最后加一个1,组合在一起的多位数;5位数字都是9的两个相同数相乘,按照以上规律即可得解。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详解】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由规律得:
99999×99999=9999800001,9999800001读作:九十九亿九千九百八十万零一,以上结果需要读出1个“零”。
11.×
【分析】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则用用十位上的“3”去乘152得456个十,即4560。
【详解】由分析得:
用十位上的“3”去乘152得4560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确“3表示3个十。
12.×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积应扩大到原来的(2×3)倍,就是300×2×3。
【详解】300×2×3=1800
积是1800,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积要乘相同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0
(★×2)×(□×4)
=50×2×4
=400
所以原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4.√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单价是每双鞋的价格,是50元,300元是总价,要求的能够买多少双鞋,是购买的数量,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要求能够买多少双鞋,是求购买的数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现在已知书的单价和购买书的本数,求总共需要的钱数,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进行解答。
【详解】28×107=2996(元)
已知书的单价和购买书的本数,求总共需要的钱数,用一本书的价钱乘购买的数量,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D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用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与哪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25×80对比125×81,125×80少计算了125×1,所以要使计算正确,还需加上125。
故答案为:D
【分析】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17.D
【分析】105×28,先用28个位上的8乘105得840个一,是840,表示买8个篮球需要840元。再用28十位上的2乘105得210个十,是2100,表示买20个篮球需要2100元。
【详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乘法竖式中每一步意义的理解,掌握每一步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8.B
【分析】一套演出服是一百几十八元,则演出服最贵是198元/套,最便宜是108元/套。总价=单价×数量,则单价=总价÷数量,各选项中的总价除以购买演出服的套数,算出单价,再进行选择。
【详解】A.4500÷45=100(元),不符合题意;
B.5760÷45=128(元),符合题意;
C.7155÷45=159(元),不符合题意;
D.9000÷45=200(元),不符合题意;
演出服的总价可能是5760元。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明确总价、单价、数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19.D
【分析】把50少按了一个0,那么就按成了5,50÷5=10,反过来5变为50需要乘10,所以正确的结果需要乘10得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他只要把125×5的积乘10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故答案为:D
【分析】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D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一个因数扩大,积也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积也缩小;与37×3=111相比,算式37×18的第一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扩大了6倍,所以积111也扩大了6倍是666;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7×3=111
37×6=222
37×9=333
37×18=666
仔细观察37×3=111;37×6=222;37×9=333;请你推算出37×18的得数是666。
故答案为:D
21.4560;10200;7200;65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详解】380×12=4560 170×60=10200

18×400=7200 500×13=6500

22.(1)8910元
(2)12870元
【分析】(1)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材料费即可算出需要的粉刷材料费总钱数。
(2)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人工费可以算出人工费用是(198×20)元,再加上材料费即是总花费。
【详解】(1)45×198=8910(元)
答:粉刷材料费一共8910元。
(2)198×20=3960
3960+8910=12870(元)
答:装修一共需要花费12870元。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3.盈利,盈利1650元
【分析】要求超市是否盈利,先求出批发价买来花了多少钱,然后再分别求出按零售价和优惠价卖出所获得的收益,最后与批发价作比较,如果大于批发价则盈利,小于批发价则亏损,等于批发价则不赚不亏。
【详解】按批发价购买所花钱数:104×90=9360(元)
按零售价所卖出所得:85×124=10540(元)
按优惠价所卖出得:94×5=470(元)
一共卖出:10540+470=11010(元)
11010>9360
11010-9360=1650(元)
答:超市是盈利的,盈利1650元。
24.课外读物;文具盒;3040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一等奖的奖品比二等奖的贵一些,所以选择一等奖奖品的单价比一等奖奖品的单价高。总价=单价×数量,一等奖奖品的单价乘一等奖奖品数可以算出购买一等奖奖品需要(16×115)元,二等奖奖品的单价乘二等奖奖品数可以算出购买二等奖奖品需要(10×120)元,将购买一等奖奖品需要的钱数加上购买二等奖奖品需要的钱数即可。
【详解】16×115=1840(元)
10×120=1200(元)
1840+1200=3040(元)
答:一等奖奖品选择课外读物,二等奖奖品选择文具盒;一共要花3040元。
(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2600元
【分析】用贵宾厅的座位数乘场数,求出售票总数量,再乘每场电影的票价,求出总收入。
【详解】60×6×35
=360×35
=12600(元)
答:电影院出售贵宾厅的电影票能收入12600元钱。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26.能
【分析】时间=路程÷速度,其他路段的长度除以汽车在其他路段的平均速度,即可算出汽车在其他路段上行驶了(130÷65)小时,则高速路段上可以行驶(5-130÷65)小时。路程=速度×时间,汽车在高速路段的平均速度乘在高速路段上行驶的时间即可算出在高速路段上能行驶多少千米,再与252千米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5-130÷65
=5-2
=3(小时)
100×3=300(千米)
300>252
答:从家出发后经过5小时能到达A地。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27.(1)3360元
(2)630元
【分析】(1)由图片可知票价是每人32元,单独购票的总费用=人数×每人的票价。
(2)团体票价是每人26元,先用32-26求出每人可少付几元,再用每人少付的费用×总人数,即可求出一共可以少付多少元。
【详解】(1)105×32=3360(元)
答:单独购票一共要付3360元。
(2)(32-26)×105
=6×105
=630(元)
答:一共可以少付630元。
【分析】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1)10440元
(2)商场是赚钱的。
【分析】(1)用每台的价钱乘以卖出的台数,就是商场共卖得钱数。
(2)计算出全部卖出的钱数,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到是否赚钱还是亏本。
【详解】(1)180×58=10440(元)
答:商场共卖得10440元。
(2)10440+120×(80-58)
=10440+120×22
=10440+2640
=13080(元)
80×140=11200(元)
13080>11200
所以商场是赚钱。
答:复读机全部卖出,商场赚钱。
【分析】本题运用单价与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29.(1)3元
(2)9升
【分析】(1)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买饮料的总价除以购买饮料的数量即可;
(2)用每瓶饮料的容量乘购买饮料的瓶数,即可求出饮料的总量,再根据1升=1000毫升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45÷15=3(元)
答:每瓶饮料3元。
(2)600×15=9000(毫升)
9000毫升=9升
答:张阿姨买了9升饮料。
30.100元
【分析】用原来每个保温杯的价钱乘12,求出原来买12个保温杯的钱数。现在只能买12-3=9(个)保温杯,用原来买12个保温杯的钱数除以9,求出涨价后每个保温杯的价钱。
【详解】75×12÷(12-3)
=75×12÷9
=900÷9
=100(元)
答:涨价后每个保温杯100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