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平行线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1 平行线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提高识别平行线的能力. 2.通过用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语言的整洁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作图: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 前面我们学的两条直线具有怎样位置关系? 生活中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什么情形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课堂探究 探究点1:平行线的定义及表示 问题1:如图,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问题2:平行线的定义是什么?定义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问题3:平行用符号怎么表示?两条直线平行用符号怎么表示? 问题4:观察下列图形,哪些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归纳总结: 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 (2)“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 (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 问题5: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练习: 1,下列说法中: ①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②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③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正确的是 。 2.在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 与棱AB平行的棱有 ; 与棱AA'平行的棱有 。 探究点2:平行线的画法、平行公理及推论 动手画一画:平行线的画法: 步骤:(1) (2) (3) (4) 画一画: (1)经过点C能画出几条直线? (2)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有几条? (3)经过点C能画出几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 (4)过点D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与(3)中所画的直线平行吗? 归纳总结: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练习: 三条直线AB、CD、EF.如果AB//EF ,CD//EF,那么直线AB与CD可能相交吗? 归纳总结: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例题讲解: 完成推理并在括号内填上理由: 【能力拓展】 如图,直线a ∥b,b∥c,c∥d,那么a ∥d吗?为什么? 二、课堂小结 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平行公理的推论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a // d,b // c,所以c // d B.因为a // c,b // d,所以c // d C.因为a // b,a // c,所以b // c D.因为a // b,c // d,所以a // c 3.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如图,因为AB // DE,BC // DE(已知),所以A,B,C三点 ; ( ) (2)如图,因为AB // CD,CD // EF(已知),所以________ // _________. ( ) 作业:教材 必做题:P12 练习 选做题:P16 8.9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新课 观察生活,留意生活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木条的转动过程得出平行线的定义。 【教学提示】通过练习充分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让学生讨论总结画平行线的步骤 【教学提示】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平行公理 【教学提示】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平行公理的推论 【教学提示】以填空的形式,充分理解平行公理以及推论的几何语言。 【教学提示】拓展能力,充分利用平行公理的推论来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点。 。 【教学提示】通过当堂检测来消化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