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时 本单元第5课时 课 题 乘法分配律主备学校 主备人使用学校 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将乘法分配律与传统的相遇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定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从平时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目标确定 (1)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学习活动,形成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同时感受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 的符号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和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比赛。 课件出示题目:(1)37×57+63×57 (2)(25+22)×4师生一起解答,生计算慢于师。师:其实,这两道题可以利用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师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生2:乘法分配律怎么应用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花去的时间要多一些。教师在黑板上把计算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这么复杂的题目竟然不用笔算就能算出结果来,激起求知的欲望。通过师生计算比赛,制造悬念,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探究欲望,课始在情感给予冲击,营造深究氛围,便于认定目标,突现主题]【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植树活动情景图师:在植树活动中我们认识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请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这次活动一共去了多少同学?课件出示情境图和所求问题。问题梳理 从图中可以知道:一共有( )个小组,每组有( )名同学负责挖坑、种树,有( )名同学负责抬水、浇树。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4.交流解答方法。预设:1:先求一个小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植树。(4+2)×25=6×25=150(人)预设2:先分别求出挖坑、种树的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再把两个人数加起来。4×25+2×25=100+50=150(人)预设:两组算式得数相同,第一组是先算两个数的和,另一种是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两组算式可以相互转化。5.学生归纳,合作讨论(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板书:(4+2)×25=4×25+225总结规律。 师: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算式吗?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请学生验证例子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来,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用字母怎么表示呢?(a+b)×c=()×()+()×()a×(b+c)=()×()+()×()7.理解乘法分配律。 乘法的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一样吗 指名将学生的意见在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设计意图:深入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通过判断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两种形式,使学生都能顺利变化。接着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材上没有例子,学生又是初学,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学生较盲目,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先用课件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进一步明确每一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这样操作让学生弄懂了这种题的做法,有一定的导向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简便计算,而且设计的有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的,也有反过来应用的题目,训练学生掌握的灵法性。]【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一、判断题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6×(19+28)=56×19+28 ( )32×(7×3)=32×7+32×3 ( )64×64+36×64=(64+36)×64 ( )问题: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2.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117×3+117×7=117×(3+7) 24×(5+12)=24×174×a+a×5=(4+5)×a 36×(4×6)=36×6×43. 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上衣75元,裤子45元,花了多少钱? 问题: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计算吗?说一说你这样计算的理由。4.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103×12 20×55【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师: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在哪方面表现很好,在哪些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什么?学生1:学会了快速计算一些题目。学生2: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学生3:自己在使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要灵活思考,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方法一:(4+2)×25 方法二:4×25+225(4+2)×25=4×25+22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来,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