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时 本单元第6课时 课 题 运算定律主备学校 主备人使用学校 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 例8是是在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基础上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灵活简便计算。连除的简便计算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教材的编排意图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运算的教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和生活的有机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情分析 学习知识经验: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结合律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5条运算定律。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和认知活动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学生具有一定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发展路径:(1)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重视算理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3)利用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目标确定 (1)知识与能力: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改成乘以这两个数的积的算理;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的算理。(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运用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2.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灵活计算。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例8情景图师:王老师买了东西,大家仔细观察教材第29页主题图,你们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尝试、交流,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2.展示并整理问题。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下面我们先来共同解决“一共买了多少羽毛球”和“每支球拍多少钱”这两个问题。(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一:一共买了多少羽毛球?1.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办法解决?指名列式,板书:25×12=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看谁的算法多,想好的同学把你的算法写下来。写完后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然后自己补充完整。3.交流,预设学生做法。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展示。比较算法,小结提升。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比较一下黑板上这么多的解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小结:说得都不错,看来每个人思考的角度都不同,解决问题方法也就不一样,但结果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简便计算。(板书课题)(三)探究算法解决问题二:每支球拍多少钱?1.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尝试解题。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观察辅导。2.学生汇报,展示解法。解法一: 解法二:330÷(5×2) 330÷5÷2=330÷10 =330÷10=33(元) =33(元)3.每种解法各是先求了什么?再求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4.是不是所有的连除的题目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学生举例验证。5 .总结规律:这个规律我们称为“除法的性质”。用带字母的式子来表示:a÷b÷c=a÷(b×c)(板书)【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解决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究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空,让学生充分的说,但不限制学生的说法,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通过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1.基础练习: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5×20 25×(4+8) 2000÷125÷82. 辨析提高: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9+22+78=29+100 ( )35×16=35×2×8 ( )123-68+32=123-(68+32) ( )102×56=100×56+2 ( )12×97+3=12×100 ( )3. 应用拓展:(1)星光小学体育组购买了25个篮球,每个篮球16元,一共花去了多少钱?(2)6只青蛙一个星期可以吃害虫4200只,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多少只害虫?【设计意图:安排了三道题,由浅入深,其中前两题主要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和除法的性质,最后一题是巩固提升题,让学生懂得所学规律在实际中应用的意义。】【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揭晓老师开上课伊始快速进行口算的窍门了吧。说说看老师用了那些数学规律?生1:我学会了应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生2:我知道了一个因数是25,可以把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师:祝贺同学们利用数学运算定律灵活解决问题的收获。同时,我们也享受到了应用数学规律简便计算的快乐。希望同学们在数学探究中继续收获知识和快乐!【设计意图:总结深化了学生对本节课数学运算定律的掌握,学生在总结和练习的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板书设计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运算例8算法1:12×25 算法2:12×25 =(3×4)×25 =12×(20+5)……乘法分配律 =3×(4×25)……乘法结合律 =12×20+12×5 =3×100 =240+60=300(个)=300(个)算法1:330÷5÷2 算法2:330÷5÷2 =66÷2 =330÷(5×2) =33(元) =330÷10 =33(元)a÷b÷c=a÷(b×c)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