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4.4小数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4.4小数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 时 本单元第4课时 课 题 小数的性质
主备学校 主备人
使用学校 使用人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第39页的例1、例2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1~5题。小数的性质可分两个层次教学,先由例1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再脱离具体的量,通过“做一做”的图示从小数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小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目标确定 1.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教学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
【环节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课件出示:中性笔单价是2.50元 笔袋8.00元)师:你知道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元吗 生:我知道,2.50元表示2元5角,8.00元表示8元。师:在你的生活经验中,2.5元和2.50元谁的价格贵一些 8.00元和8元呢 生1:相同,2.50表示2元5角;2.5元也表示2元5角。生2: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它们同样多,表示价格一样。师:为什么2.50和2.5、8.00元和8元,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而大小却相同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购物的体验,都了解2.50元=2.5元、8.00元=8元,但学生的这种认识相当粗浅,表现在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2.50元=2.5元和8.00元=8元。通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真正懂得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无论添上几个0或去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一)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长度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课件出示)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师:你能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和0.100m吗 (可以课件演示)师:在寻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观察0.1米=0.10米=0.100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桌先说一说。生1:我发现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0.100米。生2: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书)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让我们再一起来验证一下。(二)比较0.3与0.30的大小。师:谁能说说0.30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在课本的正方形图中表示一下吗 0.3又表示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呢 (出示教材例2空白图片,学生涂色)师:涂色后,你发现什么 生:涂色后,发现涂色部分同样多,也就是一样大。师: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 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右图呢 生1: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3/10,用小数表示为0.3。生2: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这样的30份,用分数表示为30/100,用小数表示为0.30。师:0.30和0.3有怎样的关系 生:0.3是3个1/10,0.30是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师: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说明0.30=0.3,只是它们的意义不同。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并课件出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小数的性质用文字概括出来,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几个小数的变化,概括出“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接着再从右往左观察,概括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猜想,最后验证、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学生能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1.化简下列小数。0.70  0.0800  300.300  6.00  10.010  3070.040学生同桌互查。2.将下列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0.5  3.06  920.12  2.12  90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集体订正。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1)12.7米改写成三位小数是12.007米。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无论添上多少个0,小数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  )(3)小数的各部分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4)3.7与3.700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发现问题,针对有问题学生进行帮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归纳和总结小数的性质时,用到了数学的归纳法。生2:我学到了数学的概括,要使用简洁的语言。生3: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或改写时,体现了数的“转化”思想。[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