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时 本单元第1课时 课 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主备学校 主备人使用学校 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13页内容,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探究“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这一问题。教材不仅设计有观察活动,还设计有让学生动手拼摆的操作活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落实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目标。学情分析 学习经验: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了初步学习,学习了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简单物体(单个具体事物)的形状知识储备: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判断方法,对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学生都能进行初步判断。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期,对空间想象力具有一定的兴趣和需求,渴望获得更大的发展。发展路径:(1)借助学具或自制学具进行大量的观察和拼搭活动,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与思考,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观察经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视图,体会平面与立体的转换,产生空间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有层次的活动,由易到难逐步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3)利用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4)与生活想联系,结合实际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巩固。目标确定 (1)经历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并说出从不同的方向(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不同的。(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动手操作摆一摆,通过探索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能根据立体图形通过几何直观画出平面图形,助于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4)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从不同的方向(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难点: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简单的直观推理、展开合理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课件出示不同角度的庐山照片师: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有的同学还去庐山旅游过呢。看了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是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观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了解的更全面。这样千姿百态的景色呀,也存在数学当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观察物体(二)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庐山导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及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及想象。]【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出示例1情景图,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趣味拼搭师: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的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景图,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生1: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生2:应该怎样去观察呢?师:你们真有想法!(一)初步感知探究:观察物体时,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如何正确、规范地观察物体?师:要做到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生1:从正面看生2:从上面看生3: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师:你们的思维真开阔,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二)进一步通过摆一摆来研究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师:有三位同学对这个几个组合体进行了观察。师: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生2:小刚从前面,小丽从左面,小明从上面……师:到底同学们想象的对不对呢?实践出真知,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己动手摆一摆,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刚才拼搭的立体图形,看看是什么形状?教师强调注意事项:①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②前面、上面、左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小组内交流回想在各个方向看到了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动手画在学习单上。观察方向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看到的形状(三)全班交流师:同学们已经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探究完成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探究成果?请两组汇报、展示学习单,大家评议。组1:我们四个人经过观察,发现从前面、从上面、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是这样的(投影展示)组2:我们跟组1的画法是一样的(投影展示)预设:有的小组汇报有误对策: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再次从前面、从上面、从左面仔细观看,并修改学习单。师:英雄所见略同,这两个小组的同学都出色的完成了探究任务,从前面、上面、左面这三个角度进行观察,画出了正确的平面图,谢谢他们的分享。师: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师:你们还给平面图涂上了颜色,真是心灵手巧呢!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来,看看刚才我们的想象是否正确。小明、小丽、小刚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呢?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师:看来同学们的目光都很敏锐。探究了这么久,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猜想?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师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形状可能不同。[设计意图:根据例1教学内容由拼搭—观察—辨认—猜想,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观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活动,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这里的观察、让学生通过看、画、说多种活动实现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转化,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图形形状可能不同。]【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1.如图:(1)从( )面和( )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2)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2.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那么,是从( )看的, 是从( )看的,是从( )看的,是从( )看的。[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掌握,学生在总结和练习的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既巩固所学知识,又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用什么方法探究的这些知识?在探究中你有什么新体验?【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二)同一个物体 不同位置观察,形状可能不同。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