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时 本单元第2课时 课 题 观察物体(二)主备学校 主备人使用学校 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 例2在《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页,练习四第4—7题。教材呈现了用正方体拼搭的3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从而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观察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 学习经验:学生通过例1的学习,已经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探究“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这一问题,学生已经做到能辨认并说出从不同的方向(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不同的。知识储备: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判断方法,经历了具体观察活动,对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有判断。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学完例1后渴求更大的挑战。发展路径:(1)设计由易到难层次分明的活动,增强空间体验,发展空间观念。(2)继续加强合作学习,加强思维碰撞。(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目标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辩认从前面或上面或左面等相同视觉位置观察不同的正方体几何组合体时看到的图形形状,初步感悟体会和学会从相同位置观察不同几何物体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及其摆法;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几何体的“摆”、“看”、“画”、“连”等操作与观察、合作交流、思考、判断、自主探索活动过程,获得观察物体形状平面表象,丰富发展空间观念与观察、思考、判断等推理能力与表达、团结协作能力。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观察、探索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正确辩认和初步体会从相同视觉方位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教学难点:从相同方位角度观察不同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思考判断和体会看到的图形形状的相同与不同。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副图画(课件播放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预设)生:感觉他不高兴,甚至有点邪恶。(预设)生:她在笑,而且看着很有趣。师:同一个图片,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那么如果从同一个方向去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结果又会怎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问题,明确学习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课前作业,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你的结论。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活动验证这一结论。(1)摆一摆,看一看师:这是三个组合体,它们都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搭而成的。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结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2)小组活动刚才从上面观察这三个组合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如果从正面和左面看,形状会怎样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课件出示活动建议:①摆一摆:四人小组摆出这三个几何体。②看一看:分别从上面观察,进一步验证刚才的结论。再从前面和左面观察,想象看到的形状。③画一画:把看到的形状在纸上画出来。④说一说:和同伴交流观察的结果,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3)学生展示师:哪组愿意和大家交流?师:从左面看这3个物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吗?结论: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互动:从前面看这3个物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吗?为什么?强调:下面一层是三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是一个正方形,但这个正方形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得出结论: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4)梳理小结刚才我们分别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了三个几何体,现在我们借助课件再来回顾一下。(课件呈现)根据观察的结果,你想说什么?小结: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搭几何体,并从不同方向充分观察,通过展示与对比,发现异同,使学生初步体会“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丰富学生认识。为后面的小结做准备。】3.巩固练习(1)摆一摆,看一看。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2)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3)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请把它摆出来。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经历从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转换,既巩固所学知识,又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1.(1)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2)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2.看一看,说一说。(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2)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3)这几个物体从上面看有形状相同的吗?3.下图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设计意图:解析1:通过观察多组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再次体会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解析2:通过观察多组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再次体会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解析3:采用分层数的办法,从上往下数,第一层1个,第二层露出2个+遮住1个=3个,第三层露出3个+遮住3个=6个,第四层露出4个+遮住6个=10个,所以一共有1+3+6+10=20个。]【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师: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生1: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生2: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进行全面观察。生3:通过观察,我能画出不同的形状师:同学们,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时,要进行全面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