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02课时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02课时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多组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图形,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重 点 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难 点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顺利找出看到的形状。
学情分析 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图形与几何”中新增加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
从游戏移动 ④ 号正方体的位置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逐渐深入的过程显得自然、朴实、富有思考性。
1.复习旧知。
游戏:变变变
移动 ④ 号正方体的位置,看一看,连一连。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进行了观察,今天我们从不同位置观察多个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2)
:探究例2的摆一摆:拼搭图形。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来,不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向学生渗透了个数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不同形状的几何体,这样学生会感到更加亲切,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1.出示例2视图
(1)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2)拿出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上面的3个物体。
(3)拼摆完成后,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摆放的
预设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二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预设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二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预设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二层最右边一列的上面。
2.出示学习提示:
(1)说一说:你从上面、左面和前面观察到的图形。
(2)画一画:把从不同方向看到这3个物体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
(3)比一比:从哪个位置看这3个物体的图形是相同的?
学习任务二:探究例2的看一看
【设计意图:】
例2的最后一问是找不同,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先把看到的图形摆出来,就会亲眼看到不同的图形,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提升了可信度,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的能力。
1.观察:上述三个物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图形相同吗?从左面和前面看呢?
(1)师:从上面观察,你们看到的是怎样的图形
预设1:从上面看,三个几何体都只有一排三列,呈“一”字摆开。
师小结:从上面看,三个物体的图形相同。
(2)师:从左面看,情况会怎样
预设2:从左面看,都只有一列两层,呈“日”字形
师小结:从左面看,三个物体的图形相同。
(3)师:还可以从哪面看?情况又会怎样?
预设:还可以从前面看。
师:现在,我们再从前面来观察,你们看到的仍然是相同的长方形吗
预设1:不是。(不是 那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
预设2:看到的三个图形都是由4个正方形组成的,但区别在于第一个图形最上面一个正方形在左边,而第二个图形的最上面一个正方形在中间,第三个图形的最上面一个正方形在右边。
师小结:从前面看,三个物体的图形不相同。
学习任务三:探究例2的画一画、比一比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前面的观察方法,通过从相同角度观察不同物体,并动手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总结出规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体会成功的喜悦。
1.画一画:把从不同方向看到这3个物体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
2.对比小结。
课件出示对比图。
3.从刚才的拼摆和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层次分明的巩固练习,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发展是有差异性的,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教师既要关注也要尊重这种差异。如:空间想象力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先观察解答再验证,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边操作边想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答。
1.教科书P14“做一做”。
(1)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拿出15个小正方体,按教科书P14“做一做”的图形拼出图案。
(2)思考:这三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图形相同 从哪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你们能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三个物体得到的图形吗 试着画一画。
(3)集体交流分享。
预设1:如果找出图形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先摆出对应的平面图形,再画出来。
预设2:如果找出图形不同的,可以说出各看到几个小正方形。
2.教科书P15“练习四”第4题。
(1)四人小组活动: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
(2)集体交流核对答案。
3.教科书P16“练习四”第5题。
(1)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有争议的可以拿出小正方体摆一摆,再互相讨论。
(3)集体订正。
本题呈现6个不同的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可能有学生有困难。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对每个几何体,都要把从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记忆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再结合题目要求做题。
4.下面是由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5.(1)这三个物体从( )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A.左面 B.前面 C.上面
(2)下面几何体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3)下面的图形中,从右面看与其它图形的形状不同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面右边( )两堆积木可以拼成左边的物体。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④
6.教科书P16“练习四”第6题。
要求同学间相互交流摆搭物体的方法,彼此间检查摆搭出来的是否正确。
7.教科书P16“练习四”第7*题。
(1)学生分组拿出小正方体按照第7题的图形摆一摆,教师巡视。
(2)发现困难,教师及时点拨:同学们可以先想象一下每一层有几个小正方体,再从最下面一层依次往上摆,最后数数至少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8.如果把下图继续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那么至少要添上 多少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作业设计】
1. 绘制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二)(2)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