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单价、速度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单价和速度两个复合单位;理解并掌握两类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体会模型思想。 3.在自主学讲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类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两类常见数学关系的抽象概括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助学 一、忆一忆 计算:47×15= 36×18= 说说计算过程 二、问一问 1.收获与体会: 2.存在问题:
教学板块 课中探学 教师活动 作业评价
复习铺垫〔用时:3分钟〕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题目,并笔算。 说说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注意点。 口算练习:练习五第5题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注意点。 1.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 2.每盒羽毛球18元,羽毛球的单价可以怎么表示?( )。 A、18盒/元 B、18元/个 C、18元/盒
激活经验〔用时:7分钟〕 口答填表 学生说说每个单价的意思。 学生填表,填好后同桌互相比一比,并与大屏幕核对。 说说每一行表示什么意思。 1.课件出示 2.认识单价。 (1)引出名称。请大家看第一行的信息,(直条阴影突出)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这一行都表示每个物品的价钱,数学上,我们把单个物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2)生活举例。你能说说这里每个单价的意思吗? (3)单价读写:书包的单价每个32元还可以写成32元/个,读作32元每个。 另外两种文具的单价可以怎样写?你自己愿意试试吗?请拿出自主学习单,填在表格里。3.认识数量和总价。 第二行都表示什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第三行呢?这一行都表示一共的价钱,也就是总共的价钱,我们一般叫做总价。 4.引入新课: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板书:总价、单价、数量)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解决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探究新知〔用时:20分钟〕 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学生汇报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学生交流、讨论。 (一)出示例2情境图 1.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 (3)介绍单价的读、写法。 (4)认识总价 2.课件出示下表 单价数量总价钢笔( )元∕支( )支( )元练习本( )元∕本( )本( )元
3.交流、讨论。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4.思考: 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出示例3情境图(课件) 1.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交流速度的读、写法。 2.课件出示下表: 速度时间路程列车( )千米/时3时( )千米自行车( )米/分8分( )米
交流、讨论:路程、时间、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3.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独立完成,集体校正。 学生多角度说明列式理由。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做在书上)。 完成的同时指名板演,并集体对正。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五”的第6~9题。 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怎样列式,为什么?交流计算计算结果时注意计算方法的指导,同时注意单位名称的指导,帮助孩子加深对速度单位名称含义的理解。 3.(1) 每套运动服218元,可以写成( )。 (2)狮子奔跑的速度是每秒16米,可以写成( )。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5秒可传播多少米? (4)课桌椅的单价是325元∕套,华新小学买了48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
板书设计 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优秀=知识×习惯 单价=总价÷数量 时间=路程÷速度 …… …… 数量=总价÷单价 速度=路程÷时间
课后延学 1.完成《同步练习》第20页。 2.先说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解答。 (1)李师傅每天做12件儿童衣服,照这样计算,25天可以做多少件? (2)修路队8天修路960米,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3)一辆汽车每天可运货物18吨,照这样计算,运360吨货物需要多少天?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