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单元备课单元名称: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适用年级:二年级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二级部数学老师授课时间: ( 7 )课时【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勤劳的小蜜蜂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是在学生 已经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 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的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三位数加减三 位数和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一次进位(退位) 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本单元的学习,是数的计算领域的扩展,是今后学习万以内 的加减法(二)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教学以“蜜蜂王国”故事情 节发展展开,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且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 迎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课标分析】学段目标:1.本单元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2.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作准备。3.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笔算,以及加减法的估算和验算。内容目标:本单元根据蜜蜂王国各种不同的岗位分工,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发学牛提出有关问题,导入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学习。不进位、不 退位的三位数加减笔算和估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笔算不连续进位、镶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 法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笔算,以及加减法的估算和验算。本单元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作准备。【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了用竖式计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本单元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万以内数的计算,并展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探索性学习。但是,学生在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上有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导致学生不适应,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使其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同时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单元实施策略】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中的 4幅情境图展现了神奇有趣的蜜蜂王国的故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图,可以制成幻灯片或课件,也可以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学习数学知识。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而笔算三位数加减法则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估计的意识,能估计百以内的数量。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估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4.把握计算教学的要求,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主要应以教学笔算为主,只要学生掌握笔算,对口算不宜做同样要求。【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 1——蜜蜂王国…………… 1课时信息窗 2——整装待发…………… 2课时信息窗 3——勤劳工作…………… 2课时信息窗 4——国王查账…………… 1课时我学会了吗?…………… 1课时【单元评价设计】一、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60+300= 736-453= 325+436=778-563= 498-189= 168+852=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备课课题名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适用年级:二年级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xx小学二年级数学组一、目标确定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阶段(1-3 年级),结合具体情境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 教材分析本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3.学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7)学生认知特点:二年级的学生笔算掌握较为熟练但是部分学生存在计算准确性不高。(18)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19)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存在的困难与障碍。计算准确性不高,口算出错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十、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一、评价任务计算 32+45=通过 把两位数 45拆成整十数 40和一位数 5,也就是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再进行口算,这是用了转化的方法。(目标 2)五、课时安排:( 1 )课时六、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二、操作感知,初步建构。 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 46页,看图、看问题。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2、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三、深化理解,意义建构。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2、做一做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投影出示)64+25= 28+37= 48+52= 43+26=58-26= 72-49= 50-24= 97-18=四、联系生活,认识意义。(1)2 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五、合作探究,深入感知。1、学生更正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2、讨论(议一议)(1)认为 xxx 写的正确的举手。(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3、评议板书,正确率。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六、分层练习,深化提高。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习:自主练习第 1、3、5、7、8 题。1、 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2、 写完检查。3、 全班集体对改。4、 生更正错题。出示任务单,独立完成。1.直接写得数45-12= 76-34= 57-12= 87-65=32-22= 76-42= 68-58= 75-42=2、连一连(见图 3)。3、自主练习第 7题(见图 4)3、自主练习第 4题(见图 5)。4、拓展题。七、自我评价,课堂小结。小组讨论。要求:4人为一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对照答案,对答案有异议的,组间成员相互解决,当好小老师。3.由组长代汇报讨论最终结果,老师负责解答1.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学生回顾并交流,老师对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以及任务单中的内容进行总结点拨。2.布置课下复习、巩固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