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xx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 3 备课课题名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适用年级:四年级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一、目标确定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1)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2)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会画梯形的高。(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2.教材分析本窗口是在学习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打下基础。(1)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首先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并学习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然后认识其他图形,并学习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是为以后学习它们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2)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它们的高,是为以后学习并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3)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特征,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能力,发现归纳的能力。6. 学情分析(1)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学生认知特点:喜欢动手操作,比较能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3)归纳能力有限,内容比较多,易混淆,特别画它们的高,易出错。六、学习目标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2、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十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对应底边的高。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难点:画出它们的高。十四、评价任务 (注明指向目标几)4、观察情境图,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目标 3)5、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目标 1)6、探究梯形的特征(目标 2)五、课时安排:( 2 )课时六、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活动 1.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图形?(出示情境图)预设:衣架上有平行四边形,画架上有梯形。师:对,我们前面研究了三角形的特征,那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场景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索活动 2.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平行四边形?生 1:学校门口移动门生 2:篱笆上生 3:楼梯扶手栏杆上师: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平行四边形,那你知道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可以从哪儿些方面入手。生:可以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小组合作,完成下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边角【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从两方面探究平行四边形,小组合作】活动 3:探究梯形的特征。师: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梯形,研究梯形可以从哪入手?生:篮球场、跳箱、飞机模型的机翼。小组合作,仔细观察总结归纳梯形的特征。师引导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设计意图:方法的迁移,继续从角和边两方面探究,学生自主探索,师引导总结。】(三)、自主练习43页课后题 1(四)、回顾反思谈话:你有什么收获?预设 1:知识层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预设 2:能力方面,如观察、合作学习、画一画等预设 3:数学思考,如数形结合思想方法。预设 4:情感态度,如自信心、成功的体验等。【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提问,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