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像这样的题目该怎样计算哪?(1)独立思考。(2)如有困难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3)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组内的伙伴介绍一下。(4)组间交流,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并解释自己喜欢此法的理由。(学生进行自我优化)【设计意图:通过运用直观的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掌握算法】5、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 2:二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同桌进行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分类情况,为下面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学三、情景练习5+45= 36+5= 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同桌互相说一种方法。四、巩固练习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学的特别认真,老师准备了闯关题要考考同学们,同学们能不能顺利完成闯关呢?1.P47页自主练习第一题计算。(排火车回答)2.自主练习第 2题。 (点名回答)五、谈收获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学习了这节课,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去自己写一个数学故事,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三备课单元名称:100以内加减法—不退位减法 适用年级:一年级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xx小学数学组一、目标确定依据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 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情分析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是以之前学习的为基础,做出延伸,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二、学习目标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三、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四、评价任务 (注明指向目标几)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目标 1)拓展提升,利用多种计算方式得出结果(目标 2)合作交流,自助探究计算的多样性(目标 2)同桌合作,自己解决问题(目标 3)达标测评:自主练习 1、 2(目标 3)五、课时安排:1 课时六、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校园护绿,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从小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我们还学会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师:同学们,你们在校学习生活已经一学期多了,在这一学期多的时间里,有谁在校内或校外主动捡拾过垃圾?生:(举手)师:及时表扬,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二、探究新知师:刚才通过看图我们知道,小朋友们正在捡拾废弃物,保护环境。通过看图,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班和二班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二班和三班一共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是加法算式,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提一个减法算式吗?生: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三班比一班少见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三班比二班多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你们真棒。师:哪位小朋友能列出算式呢?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师:哪位小朋友能计算出结果呢?教师引导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只要合理就加以表扬。然后,教师板书:15-10=5(个)解决第二个问题: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学生回答:28-6=22(个)给回答正确地同学给予表扬。三、情境练习:65-3= 54-2= 32-2= 45-4=56-3= 76-4= 85-4= 98-7=解决第三个问题:三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小组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45-20=25(个)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和前两个题有什么区别?生:前两个题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让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最终得出,40-20=20,20+5=25四、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 1、 2教学建议:自主练习 1巩固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根据图片更容易理解,掌握。自主练习 2本节课同学们已理解算理,通过计算题充分理解并掌握算理五、谈收获: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六、课下作业:课本第 51页 3、4、5题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四备课单元名称:100 以内加减法—退位减法 适用年级:一年级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xx小学数学组一、目标确定依据本单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 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在《100以内加减法》的设计中,按照新课标将教学目标分成了三类并加以陈述,如下:一、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通过操作、类比、标注口算过程图等方式,使学生理解 10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算理,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算法,逐步形成 10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技能二、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意义,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三、在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丰富学生解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奠定基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情分析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20 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是以之前学习的为基础,做出延伸,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二、学习目标1、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的口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 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