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复习讲义)
(知识梳理+精讲例题+专项练习)
1、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例题一】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小华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分析】折线统计图主要特点是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详解】A:小华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注重的是体重的变化,所以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注重的是图书的数量,所以适合条形统计图表示。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注重的是体温的变化,所以适合折线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例题二】小明从家出发去6千米远的文景公园游玩,请根据折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出发至回到家,一共用了( )小时,在公园玩了( )分钟。
(2)小明回家的速度是( )千米/时。
【分析】(1)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代入数据,求出一个用的时间,再根据统计图,1时到2时平均分成6份,60÷6=10分钟,每一小格是10分钟;求出小明在公园玩的时间;
(2)根据速度=距离÷时间,根据统计图,找出小明从公园到家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小明回家的速度。
【详解】(1)3-1=2(小时);60÷6=10(分钟)
10×3=30(分钟)
小明从出发至回到家,一共用了2小时,在公园玩了30分钟。
(2)10×3=30(分钟)
30分钟=0.5小时
6÷0.5=12(千米/时)
【分析】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以及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能力。
【例题三】光明小学一至六年级植树棵数如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棵树 20 30 38 45 50 65
(1)请在图中绘制折线统计图。
(2)五年级植树棵数是六年级植树棵数的。
(3)你从折线统计图中还发现了什么?
【分析】(1)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即可在图中描出各年级植树棵数的点,然后再连线、标数据、写标题等即可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2)用五年级植树棵数除以六年级植树棵数。
(3)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升降情况,即可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植树的棵数在增加。
【详解】解:(1)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下:
(2)
答:五年级植树棵数是六年级植树棵数的。
(3)答:我发现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植树的棵数在增加。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解决相关问题;注意,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写上标题,标上数据及绘图时间等。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表明,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要了解我县2023年1—6月份PM2.5月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复式统计表
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②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有助于对两组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③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可分为质数和合数; ④一个数是9的倍数,那它一定是3的倍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2006年和2007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 )万元
A.200 B.220 C.240
4.森林运动会开始了,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赛跑,兔子跑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跑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3秒,小狗的速度比兔子快
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向前跑的速度不变
D.小狗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5.要反映2021年上半年凤凰小学每月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折线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复式统计表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6.看图填空。
(1)小华骑车从家里出发,送餐到相距5千米的新冠肺炎检测点,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检测点路上停车( )分,在检测点停留( )分。
(2)从检测点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7.要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8.小明骑车从家里去图书馆看书,从家到图书馆用时( )分钟,他在图书馆看书用时( )分钟。
9.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表示( ),还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 )。
10.要反映北京、上海、太原、吉林四个城市6月份的气温,应选用( )统计图;要反映北京1月份到6月份的降水量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11.小强和小刚赛跑情况如下图。
(1)( )先到达终点,比另一个人少用( )分。
(2)比赛中两人最远相距( )米。
12.根据统计图信息解决问题。
(1)A商品( )月份销售量最高,B商品( )月份销售量最高。
(2)A商品第三季度平均每月销售( )台。
(3)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A商品有可能是( ),B商品有可能是( )。(把相对应的字母填入上面括号A.冰箱或B.取暖器)
13.如图,五年级学生乘车去游乐场游玩,他们8:00从学校准时出发。
(1)学校离游乐场( )千米。
(2)从( )到( )这个时间段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
14.爸爸骑摩托车去县城办事,下面是他往返途中和办事所用时间关系图。
(1)来回路上一共用了( )分。
(2)办事用了( )小时。
(3)去的时候平均每分行( )米。
15.下面是一个病人的提问记录折线图.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测量一次体温.
(2)该病人这几天的最高体温是(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摄氏度,相差( )摄氏度.
三、判断题
16.气象局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某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
17.要了解图书馆各类图书的借阅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18.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为了反映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19.要清楚的反映出6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20.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变化情况。( )
四、解答题
21.下面是某服装商场一周衬衣销售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这个服装商场本周哪天衬衣销售量最大?是多少件?分析这一天销售量高的原因。
(2)求平均每天销售多少件衬衣。
(3)根据这一周的销售情况,分析一下,下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要进多少件衬衣才能保证不会断货?
22.下面是银山水泥厂2013~2018年水泥产量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银山水泥厂2013~2018年水泥厂产量统计表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产量/万吨 350 300 600 700 850 900
(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 )年到( )年产量增长最快,增长了( )万吨。
(3)2016年的产量是2013年的( )倍,2018年的产量比2013年增加了( )万吨。
23.根据统计图填空。
(1)( )地的气温变化大,( )地的气温变化小。
(2)有一种树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甲乙两地中的( )地种植。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准备什么季节的服装?
24.五(2)班丁晓乐(男)、高志娟(女)6~12岁身高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9岁时,丁晓乐比高志娟高( )厘米;( )岁时,丁晓乐和高志娟一样高;( )~( )岁,高志娟的身高增长最快。
25.下面是开心商店和诚信商店上一周销售饮料的情况统计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开心商店 5 8 6 15 19 28 35
诚信商店 4 7 9 14 17 21 26
(1)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哪个商店上一周的销售量较好?
(3)为了清楚地展示两个商店上一周饮料的销售变化情况,运用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哪一种更合适?
(4)如果你是诚信商店的老板,从上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6.某地区2001-2007年城市与农村每百户家庭的彩电拥有情况如下。(单位: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城市家庭 85 92 98 100 102 108 110
农村家庭 25 40 52 63 87 90 94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1)城市和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的数量哪一年差距最大?
(2)城市和农村使用彩色电视机的情况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变化大一些?这说明了什么?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27.疫情期间,跳跳记录了2020年2月9日至2月23日江苏省新冠疫情新增数据情况(如图),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 )月( )日新增确诊人数最多。
(2)从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23日,江苏省新增确诊人数情况总体呈现( )趋势。
(3)2月20日新增治愈人数是前一天的。
28.下图是2020年蚌埠市某移动营业厅两款手机销售情况。
(1)将统计图、统计表补充完整。
(2)该营业厅手机2020年平均每季度销售( )部。
(3)预测2021年该营业厅哪款手机销售趋势更好,你是怎样想的?
29.李老师在书店看到《认识海洋》精装本和简装本正在搞促销活动,下面是两的价格统计图。
(1)若一次购买8套,买( )装本便宜;一次购买( )套,精装本、简装本价格正好相等;一次购买( )套及以上时,买精装本比简装本便宜。
(2)李老师买5套《认识海洋》,应该选购哪种版本比较便宜?便宜多少元? 11套呢?
30.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华 30 40 40 40
小敏 35 32 31 50
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分析】把统计好的数据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种表格就叫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科学研究表明,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要了解我县2023年1—6月份PM2.5月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熟练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①2是质数,但不是奇数。说法错误;②符合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法正确;③1的因数只有它本身,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说法错误;④因为9是3的倍数,所以是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知:①与③说法错误;②与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了质数、合数、奇数、倍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因此掌握相关知识的定义、概念、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详解】对应纵坐标为220万元.
4.B
【分析】观察图象可以得出:①兔子前3秒跑了4米,然后停下来,5秒时又开始跑,8秒到达终点;②小狗以不变的速度一直跑到终点。前3秒直线在虚线上面,所以兔子的速度比小狗快,即选项A错误;兔子和小狗同时开始跑、同时到达终点,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即选项B正确;BC段表明兔子停止不动,所以它的速度为0,即选项C错误;小狗和兔子都在第8秒到达终点,所以它们同时到达,即选项D错误。
【详解】A.前3秒,小狗的速度比兔子快。原题说法错误;
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原题说法正确;
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向前跑的速度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D.小狗比兔子先到达终点。原题说法错误。
5.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据此解答。
【详解】要反映2021年上半年凤凰小学每月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它们各自的特征进行解答。
6.(1) 20 40
(2)15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从家出发20分钟约骑行了1.5千米,去检测点路上停留20分钟后继续前进,经过20分钟又行驶大约3.5千米到达检测点,在检测点用了40分钟,然后用了20分钟返回到家。
(2)从检测点返回家中的路程是5千米,时间是20分钟,单位换算后,利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速度。
【详解】(1)40-20=20(分钟)
100-60=40(分钟)
所以小华去检测点路上停车20分钟,在检测点停留40分钟。
(2)120-100=20(分钟)
20分钟=小时
5÷=15(千米/时)
【分析】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行走时间和行走路程的关系,以及通过观察统计图得出行走时间与路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7.折线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的反应数量的多少;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的反应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即可填空。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反应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熟练掌握它们的特点并灵活运用。
8. 30 70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每小段10分钟,纵轴表示家到图书馆的距离,从家到图书馆的用时从上升线段可以看出,从0分到30分;在图书馆看书用时,从距离不变,时间在增加,直到距离开始缩短,可以看出,从30分到100分截止。
【详解】从家到图书馆用时:30-0=30(分)
在图书馆看书用时:100-30=70(分)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与分析。
9. 数量的多少 增减变化
【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0. 条形 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并根据各个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而宽度相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反映北京、上海、太原、吉林四个城市6月份的气温,应选用条形统计图;要反映北京1月份到6月份的降水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1.(1) 小强 1
(2)100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谁先到达终点,再比较两个人跑到终点的时间,用跑时间长的减去跑时间短的,求出少用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找出相同时间,两条折线的距离最远即可。
【详解】(1)小强先到达终点;
5.5-4.5=1(分)
比另一个人少用1分。
(2)比赛中两人最远相距100米。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12. 7 12 75 A B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A商品7月份销售量最高,B商品12月份的销售量最高;
(2)将第三季度7、8、9月的销量相加,再除以3即可求出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
(3)A商品7、8月份销售较多,说明是冰箱;B商品12月份销售较多,说明是取暖器。
【详解】(1)A商品7月份销售量最高,B商品12月份的销售量最高;
(2)(90+80+55)÷3
=225÷3
=75(台);
(3)根据图中信息,我认为A商品冰箱,B商品是取暖器。
【分析】本题较易,读懂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45
(2) 8:45 9:00
(3)30
【分析】(1)观察折线可知,最高点在45千米,所以学校离游乐场45千米。
(2)观察哪条线段比较陡,则对应的时间段的速度就比较快。
(3)返回时需要1.5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45÷1.5即可求出返回时的速度。
【详解】(1)学校离游乐场45千米。
(2)从8:45到9:00这个时间段车行驶的速度最快。
(3)45÷1.5=30(千米/时)
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1)50
(2)
(3)800
【分析】(1)横轴表示爸爸骑摩托车去县城办事所花的时间,去的时候花了20分钟,回来的时候花了(90-60)分钟,把来回路上所花的时间加起来即可得解。
(2)观察折线统计图,20分钟到60分钟这段时间里,路程不变,说明爸爸正在县城里办事,用60减去20,即可求出办事所花的时间。
(3)去的时候花了20分钟,路程是16000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代入即可求出去的时候平均每分行多少米。
【详解】(1)90-60=30(分钟)
30+20=50(分钟)
来回路上一共用了50分钟。
(2)60-20=40(分钟)
40分钟=小时
即办事用了小时。
(3)16000÷20=800(米/分)
即去的时候平均每分行800米。
【分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应用,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的问题。
15. 6 6 36.8 2.7
【详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护士每隔12﹣6=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折线图中最高的点表示温度最高,最低的点表示温度最低;则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
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16.√
【分析】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事物变化的规律,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一些连续型数据的变化趋势,它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气象局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某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17.×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据此选择。
【详解】要了解图书馆各类图书的借阅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8.√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新冠肺炎是体温不正常,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冠肺炎期间是为了反映病人体温的变化情况,所以最好使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判定,注意哪些情况经常使用折线统计图。
19.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清楚的反映出6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0.√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于两者或两者以上比较。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变化情况,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21.(1)周日;是101件;周末购物人多。(2)71件(3)2130 件
【详解】(1)周日;是101件;周末购物人多。
(2)(54+71+50+66+60+95+101)÷7= 71(件)
(3)71×30=2130 (件)
22.(1)
(2)2014 ;2015;300
(3)2;550
【解析】略
23.(1)乙;甲
(2)乙
(3)秋季
【分析】(1)观察统计图,根据甲地和乙地的气温变化进行解答;
(2)观察统计图,计算甲地和乙地的平均气温,再根据植物适合的温度,进行解答;
(3)观察统计图,找出乙地的十月份的气温,再结合温度穿衣服(答案不唯一)。
【详解】(1)乙地的气温变化大,甲地的气温变化小。
(2)甲地:(17+18+22+24.9+27.4+28.1+28.8+28.2+26.8+24.8+21.8+18.7)÷12
=286.5÷12
=23.875(℃)
乙地:(5+7+10+12+21.3+25.7+28.4+27.7+23.3+17.5+11.1+5.4)÷12
=194.4÷12
=16.2(℃)
23.875>16.2,乙地适合植物生长。
有一种树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甲乙两地中的乙地。
(3)十一黄金周乙地的气温是17.5℃,天气比较凉,建议穿秋季的服装。
【分析】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4.(1)丁晓乐、高志娟6~12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日期以学生绘图时间为准)
(2)3;10;9;10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丁晓乐、高志娟6~12岁的身高数据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即可:(2)从图中可以看出:9岁时,丁晓乐比高志娟高135-132=3厘米;10岁时,丁晓乐和高志娟一样高;9~10岁,高志娟的身高增长最快。
【详解】(1)作图如下:
(日期以学生绘图时间为准)
(2)从图中可以看出:9岁时,丁晓乐比高志娟高3厘米;10岁时,丁晓乐和高志娟一样高;9~10岁,高志娟的身高增长最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统计表中获取数据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计算、解释。
25.(1)作图如下:
(2)开心商店
(3)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诚信商店的销售每天都在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较慢,需要努力。
【分析】(1)根据图例,找准对应点描点连线即可。(2)观察统计图,线段靠上的销售量较好。(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和统计表的特点来选择即可。(4)根据折线统计图找出有关诚信商店的信息即可。
【详解】(1)作图如下:
(2)由统计图可以看出开心商店上周销售比较好。
(3)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和两者的对比,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诚信商店的销售每天都在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较慢,需要努力。
【分析】此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填补及分析、应用能力。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26.图见详解;
(1)2001年;
(2)上升;农村;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快;
(3)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的彩电多。(答案不唯一)
【详解】统计图作图如下:
某地区2001-2007年城市与农村每百户家庭的彩电拥有情况如下。(单位:台)
(1)城市和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的数量2001年差距最大;
(2)城市和农村使用彩色电视机的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农村的变化大;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快;
(3)从图中可知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的彩电多。(答案不唯一)
27.(1)2;11;(2)下降;(3)
【分析】通过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知:
(1)2月11日,新增确诊人数最多,达到28人。
(2)从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23日,江苏省新增确诊人数是在下降,19日至23日,是零增长状态。
(3)求2月20日新增治愈人数是前一天的分率,是以2月19日新增治愈人数为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27除以29即可。
【详解】(1)从图上可以看出,(2)月(11)日新增确诊人数最多。
(2)从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23日,江苏省新增确诊人数情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3)2月20日新增治愈人数是前一天的。
【分析】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明确拆线统计图中不同的折线表示的意义,根据题意,选择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1)见详解
(2)75
(3)B款手机四个季度销售的数量比A手机多,可以预测2021年该营业厅B款手机销售趋势更好。(答案不唯一)
【分析】(1)B手机第一季度销量量为40部、第二季度为50部、第三季度为80部、第四季度为130部,据此可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A手机第一季度销量量为30部、第二季度为50部、第三季度为60部、第四季度为80部,据此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将B手机四个季度的销售量加起来再除以4,即得平均每个季度销售量。
(3)可求得两款手机四个季度各个销量的总和,再比较大小后可得出哪款手机销售趋势更好。
【详解】(1)
(2)(40+50+80+130)÷4
=300÷4
=75(部)
(3)A手机四季度销量总和:
30+50+60+80
=80+60+80
=140+80
=220(部)
220<300
可以预测2021年该营业厅B款手机销售趋势更好。(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中给出 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1)简,9,10;
(2)5套:简装本便宜,30元;11套:精装本便宜,30元
【分析】(1)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价格,实斜线表示简装本,虚线表示精装本,根据精装本和简装本的价格变动情况的折线走势,进行分析。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买5套《认识海洋》时,精装本时130元,简装本是100元,由此可知买5套时简装本便宜,便宜130-100=30(套),买11套时解答同理。
【详解】(1)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一次购买8套,买简装本便宜;在9套时简装本和精装本价格是一样的,在买10套及以上时精装本比简装本便宜。
(2)买5套书时精装本是130元,简装本是100元,130>100,简装本便宜,便宜:130-100=30(元)。
买11套书时精装本是190元,简装本是220元,220>190,精装本便宜,便宜220-190=30(元)。
故答案为:简,9,10,简装本,30元,精装本·,30元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30.37
【详解】35+32+31+50=148
148÷4=37
答:小敏的平均成绩是3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