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算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算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1节 算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再次明确算法描述的两种方法,尤其是流程图描述法。
回顾流程图绘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符号和基本结构。
学会使用“画程”软件绘制流程图,进一步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机构。
过程与方法
根据“学案”,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师引导下,一步步学习用“画程”软件完成三个实践任务,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对“画程”软件的使用,对流程图的三个基本结构,得到递进式的体会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画程”软件在绘制流程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画程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将自然语言描述顺畅地转化为流程图描述。
【教学方法】
讲演、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学案呈现算法描述的两种方法 2、学案呈现流程图各个图形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3、学案呈现流程图中的3个基本结构 引言: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绘制会比较麻烦,比如初期运用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各个图形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就不是很熟悉,往往会用错,对于它的3个基本结构,更是把握不准,心里清楚,但是绘制不准确,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画程”软件来帮助我们“傻瓜式”绘制。 复习,回顾。 明确 复习铺垫 开门见山
二、新授 (一)软件介绍 “画程”软件——是一款绘制流程图的工具软件。特点是:用简单的拖放图形框操作来搭建流程图,流程线会自动生成。同时所绘制的流程图会同步生成程序代码,通过运行程序代码可检测所绘制的流程图是否正确。 窗口组成: 软件操作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任务来学会并熟悉使用“画程”软件绘制流程图。 1、任务一:(初体验) 假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面积为s,请画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流程图。 提示:该题输入框需要输入两个值a和b,并且需要用到处理框。 引导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即指导学生通过“画程”软件,选择VB语言,运行程序,验证正确与否。 ①选择语言为“VB”。 ②单击“显示代码窗口”按钮,在右边会显示VB程序代码。 ③单击“运行”按钮,若流程图正确,则程序运行成功。 ④根据程序提示,输入长方形的长和宽,程序显示长方形的面积。 体验流程图结构:顺序结构 2、任务二:(进阶) 输入两个数a和b,将较大的数输出。 提示:比较a和b的大小,要用判断-分支框 引导学生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该算法。 点评,随机问题及时纠错补充。 体验流程图结构:分支结构 3、任务三:(提高) 输入一个数,判断此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零,则需要重新输入。 提示:此题需要用到判断-循环框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97图“4-1-2”,在此基础上对流程图做出修改。 给学生三种完成此任务的选择: 选择1:在半成品上完成 选择2:在修改作品中完成 选择3:自主完成 点评,及时纠错补充。 体验流程图结构:循环结构 了解 打开“画程”软件,尝试操作,初步认识软件。 根据提示,尝试绘制,并保存。 ——个别作品展示 尝试运行,验证,体验。 分析,理解。 尝试绘制流程图。 ——个别展示呈现,并运行验证效果。 理解 分析,思考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完成任务 ——个别呈现,交流分享 ——完善任务 软件的认识简单了解即可,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点下软件的操作使用,为后续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 三个任务,是递进式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会使用“画程”软件绘制正确的流程图,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流程图的不同结构在具体问题中的体现和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画程”软件的“运行”功能,实时体验程序的功能,以此判断流程图的正确与否,也是本节课三个任务中的重要内容,不是非掌握不可,但是却是一项检验的好方法,值得学生学习体会。
三、总结 师:本课我们通过三个具体任务,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使用“画程”软件绘制流程图,并且在此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流程图的三个基本结构。当然,在绘制流程图的过程中,我们好多同学还存在着各种磕磕绊绊,不过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随着频繁地绘制,相信大家会越来越熟练,并且体会到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巨大魅力。我们一起努力吧! 情感升华。 师生根据“学案”文件一起总结梳理。
四、探究 探究任务: 试用流程图描述解决以下问题的算法。 输入一个整数,当为65时显示“A”,66时显示“B”,67时显示“C”,68时显示“D”,其他数不显示。 尝试绘制,并运行验证。 及时运用和反馈。
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